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CMAQ
  • 1篇氮沉降
  • 1篇弹塑性本构
  • 1篇弹塑性本构模...
  • 1篇修正剑桥模型
  • 1篇中国近海
  • 1篇沙尘
  • 1篇通量
  • 1篇通量估算
  • 1篇物理力学性
  • 1篇物理力学性质
  • 1篇力学性质
  • 1篇近海
  • 1篇花岗岩残积土
  • 1篇灰霾
  • 1篇剑桥模型
  • 1篇非饱和
  • 1篇非饱和土
  • 1篇饱和土
  • 1篇本构模型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山东省鲁南地...

作者

  • 3篇张强
  • 2篇刘晓环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与验证
2023年
基于修正的剑桥模型,通过调整屈服面建立弹塑性模型描述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行为,推导修正剑桥模型的基本增量格式,编制ABAQUS接口程序实现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与变形分析.将基于GDS(global digital system)三轴仪测得的实验数据与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张强张强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土物理力学性质修正剑桥模型
沙尘和灰霾期间中国近海大气氮沉降通量估算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WRF-CMAQ模型估算了2011年4月26日~5月3日沙尘事件和2016年1月1日~7日灰霾事件在中国近海引起的总无机氮(TIN)沉降通量,分析了两类事件对中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探究了灰霾事件时中国近海无机氮沉降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典型沙尘和灰霾过程中,中国近海TIN干沉降通量均值分别为6.77,3.01mg N/(m^2·d),是晴朗天的6.84,3.04倍,可提供38.5,17.1mg C/(m^2·d)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沙尘期间无机氮沉降以还原态氮(NH3和铵态氮,占TIN的62.2%)为主,灰霾期间则以氧化态氮(HNO3和硝态氮,占TIN的84.3%)为主.典型沙尘事件TIN沉降对黄海影响最大,对渤海影响最小;典型灰霾事件对黄海和东海TIN沉降影响相当,高于对渤海的贡献.典型灰霾期间,京津冀和山东西北部(区域一)对渤、黄、东海TIN干沉降的贡献均大于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区域二),区域一对3个海域TIN干沉降的贡献约为38.7%~74.6%,区域二的贡献约为1.14%~12.1%.
陈春强张强关晓东黄蕾薛迪王娇刘晓环
关键词:沙尘灰霾氮沉降
青岛市PM_(2.5)重污染天气演变过程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运用WRF-CMAQ模式对2016年1月1日~1月7日青岛市的PM_(2.5)重污染天气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青岛市PM_(2.5)重污染形成、持续和清除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观测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青岛市主要气象要素和近地面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在重污染形成期,持续的西南气流将山东南部、安徽、江苏等地PM_(2.5)及其前体物传输至青岛地区;逆温层的出现及大气边界层高度的降低使得输送至青岛地区的PM_(2.5)在近地面积累,浓度升高.由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等地传输至山东西北部和京津冀地区的PM_(2.5)及其前体物,在重污染持续期沿近地面传输至青岛,加之液相化学过程生成了大量的二次气溶胶,导致PM_(2.5)浓度一直维持在200μg/m^3以上.重污染清除期,风速加大,水平传输作用加强,高浓度的PM_(2.5)污染带向下风向转移.区域传输对此次青岛市PM_(2.5)重污染事件具有重要贡献,3个时期的贡献率分别为87.0%、68.5%和57.6%.
张强薛迪王爽王林慧王静马艳刘晓环
关键词:PM2.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