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浮游
  • 1篇夜光藻
  • 1篇藻华
  • 1篇真核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物群落
  • 1篇食性
  • 1篇气旋
  • 1篇群落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热带扰动
  • 1篇巽他陆架
  • 1篇陆架
  • 1篇马六甲海峡
  • 1篇南海发展
  • 1篇季风
  • 1篇间期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篇王磊
  • 1篇黎伟标
  • 1篇钟瑜
  • 1篇孙军
  • 1篇王东晓
  • 1篇张翠霞
  • 1篇邱大俊
  • 1篇冷晓云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春季季风间期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p〈0.050)和硅酸盐(p〈0.010)浓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
王磊王磊冷晓云王东晓王东晓张翠霞
关键词:浮游植物巽他陆架马六甲海峡
环境DNA分析大亚湾夜光藻藻华对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2年
夜光藻是全球广泛分布的藻华种之一,其摄食作用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利用环境DNA技术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文章研究了2021年1月中旬大亚湾夜光藻高丰度站位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生物相关性。结果显示,夜光藻高丰度站位的海水温盐条件为温度14.4~18.3℃、盐度32.52‰~33.14‰。夜光藻丰度较高的站位中,卡顿藻科、海链藻科等浮游植物类群的相对丰度均值为2.41%和2.23%,明显高于其他站位的0.75%和0.62%;同时拟哲水蚤科与长腹剑水蚤科等类群的相对丰度均值为8.22%和4.46%,明显低于其他站位的64.13%和11.12%。结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夜光藻丰度增加可能导致其对拟哲水蚤科等类群摄食压力增加,拟哲水蚤科类群丰度减少降低了卡顿藻科、海链藻科、原甲藻科、隐芽藻科等浮游植物类群的摄食压力,使其生物丰度增加;同时夜光藻摄食压力增加使得裸甲藻科、圆筛藻科等浮游植物丰度下降。因此,夜光藻丰度增加影响了水域中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综上结果表明,环境DNA技术有助于认识夜光藻在浮游生物群落中的生态地位,可用于浮游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关系分析。
陈靖夫钟瑜王磊郭雨沛邱大俊
关键词:夜光藻食性
南海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特征差异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热带扰动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可能有机会发展为热带气旋。文章利用卫星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对比了南海能够发展和不能够发展为热带气旋的热带扰动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发展和不发展热带扰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发展的热带扰动具有更慢的移动速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比较热带扰动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决定南海热带扰动能否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包括:850h Pa相对涡度、垂直风切变、850h Pa与500h Pa大气温度差、向外长波辐射(OLR)和中层大气相对湿度,并且利用这些关键气象因子构建了判别南海热带扰动能否发展的预报方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南海热带扰动发展和热带气旋生成的早期预报能力。
郭智亮黎伟标王磊刘昊亚
关键词:热带扰动热带气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