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蓄热
  • 1篇太阳能
  • 1篇碳化
  • 1篇碳化性能
  • 1篇温度场
  • 1篇抗碳化
  • 1篇抗碳化性
  • 1篇抗碳化性能
  • 1篇混凝土
  • 1篇供热
  • 1篇粉煤灰
  • 1篇粉煤灰混凝土
  • 1篇高温
  • 1篇高温后
  • 1篇储能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伟
  • 2篇高蓬辉
  • 2篇纪绍斌
  • 2篇周国庆
  • 1篇衡文佳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节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温后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
主要通过快速碳化试验,对高温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粉煤灰掺量、高温温度、碳化时间三个因素对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及温度的升高都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两因...
王伟文天禹王然阴悦
关键词:高温粉煤灰混凝土碳化
地层储放能过程中温度场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对地层热量传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似理论建立地层储放能过程模拟实验系统,主要对不同储放能条件下,地层在储放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热源温度升高,在蓄热过程中地层温度的增幅变大;而在放热过程中,地层岩土温度的降幅减小。同时,地层在蓄热和放热过程中,地层温度沿水平方向的变化较剧烈,沿深度方向的变化趋缓。与实际地层储能技术的工程测量数据对比,地层储放能模拟实验可较好地反映在不同条件下地层的温度变化规律,为地层储能技术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较精确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高蓬辉纪绍斌周国庆孙菁王伟陈兴灿
关键词:地层储能温度场
太阳能蓄热式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结合淮河流域、黄淮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设计了单纯依靠太阳能进行供热的系统,并在徐州冬季12月和1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无辅助热源的蓄热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该地区的供暖要求,技术上可行。该研究为上述地区太阳能单独供热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同时对太阳能供热和常规供热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分析了太阳能供热高成本的原因。
高蓬辉纪绍斌周国庆王伟衡文佳黄枫
关键词:太阳能供热蓄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