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
- 2023年
- 神经行为毒性是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和研究有害因素或药物在生物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达,对水环境中化合物极为敏感,其神经系统能够对各种刺激产生综合协调的应答反应,影响其运动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学习/记忆,改变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产生神经行为异常,诱发神经行为毒性效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以鱼类为受试对象的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表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其成果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渔业生产、神经系统机制探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鱼类作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物种,补充经典哺乳动物模型的不足,提供了高通量体外细胞分析和经典哺乳动物模型之间的关键模型。文章从鱼类生物学特征、实验鱼类品系和全基因组测序3个方面阐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综述了微塑料及其吸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2类典型污染物和酒精、咖啡因、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4类药物对鱼类的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影响,探讨鱼类产生剂量或时间依赖性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李姝伸赵芷源隋长润纪美旭逄越李庆伟李庆伟
- 关键词:神经行为毒性污染物药物鱼类
- 南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研究
- 2022年
- 为了研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的繁殖性能,试验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亲蛭和初孵仔蛭形态,测定和统计亲蛭成活率、亲蛭体重下降率、卵茧大小、产卵茧量、卵茧孵化率和卵茧孵出率,比较南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差异,分析4种规格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繁殖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亲蛭均出现生殖环带,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腹侧呈褐黄色,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腹侧呈棕黄色;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体重[(3.89±1.63)g]极显著小于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8.12±0.43)g](P<0.01)。繁殖期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成活率分别为(96.34±4.30)%和(93.33±0.00)%(P>0.05);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体重下降率[(57.96±3.63)%]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49.04±0.89)%](P<0.05)。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产卵茧量[(2.00±0.47)枚/尾]略低于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2.47±0.05)枚/尾](P>0.05),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卵茧重量极显著大于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卵茧(P<0.0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的卵茧孵化率分别为(73.90±24.24)%和(59.30±1.37)%,卵茧孵出率分别为(6.84±2.29)尾/枚和(13.06±3.92)尾/枚。初孵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的体色不同,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体重与成活率、体重下降率、产卵茧量、孵化率和仔蛭体重无相关性(P>0.05),与卵茧的大小和孵出率相关(P<0.05)。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繁殖期形态和繁殖性能有一定差异。
- 刘天宇姚佳慧李军龚元于翔
- 关键词:宽体金线蛭形态性状繁殖性能
- 东北七鳃鳗早期发育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通过开展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胚胎、卵黄囊期仔鱼和幼鱼发育研究,系统地描述东北七鳃鳗的早期发育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七鳃鳗的卵裂为全裂类型,在(18±1)℃水温下,受精卵经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头凸期、孵出前期以及孵出期,历时11—12d孵育出仔鱼。初孵仔鱼体重为(0.00032±0.00002) g,全长为(0.29±0.02) cm。在卵黄囊期内,仔鱼体重和全长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长,吻长、眼径、眼鳃间距、口笠长、鳃前长、鳃长、头长、体长、尾长和泄殖孔长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初孵仔鱼经过约15d(卵黄囊期)发育成幼鱼,幼鱼卵黄囊完全吸收,消化道贯通,形成肠道,开始摄食。在幼鱼期,经5 个月的培育,幼鱼体重和全长随月龄的增加而增长,体色逐渐加深,5月龄幼鱼的体重和全长分别为(0.07±0.01) g和(3.87±0.32) cm。东北七鳃鳗的早期发育研究为七鳃鳗发育生物学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也为七鳃鳗的人工增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推进七鳃鳗的模式化进程。
- 李军马庆华刘怀秀宋涛宋涛朱婷朱婷刘欣韩英伦
- 关键词:早期发育异速生长
- 网箱养殖唇鱼骨的生长性能与生长模型被引量:10
- 2015年
- 研究网箱养殖1、2、3龄唇鱼骨的生长性能,并结合唇鱼骨生长数据,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2、3龄唇鱼骨的特定生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1龄鱼特定生长率最高,为4.56%/d,其次为2龄鱼,为2.05%/d,3龄鱼最低,为0.93%/d;随年龄的增长,唇鱼骨的肥满度也逐渐增加,1、2和3龄鱼肥满度依次为0.015、0.016、0.018 g/cm3;1和2龄鱼饵料系数相近,分别为1.44和1.31,均低于3龄鱼饵料系数1.88;不同月龄唇鱼骨的体质量和体长均随月龄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增长。3种生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可较好表达网箱养殖唇鱼骨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
- 李军李军金广海魏宏祥
- 关键词:网箱养殖
- 七鳃鳗:生物进化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被引量:3
- 2020年
- 七鳃鳗是现存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代表之一,距今已有5亿多年的历史,素有“活化石”之称。古老的七鳃鳗凭借独特的功能特征和进化地位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在免疫系统方面,七鳃鳗具有不同于有颌类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免疫分子;基于进化地位,七鳃鳗作为一种重要的发育进化模式动物可以解析脊椎动物进化保守性和衍生的特点,七鳃鳗大脑皮层为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的进化提供蓝图;在疾病研究中,七鳃鳗作为脊髓损伤功能再生和胆道闭锁病理模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详细介绍了七鳃鳗的免疫分子、发育进化以及生理结构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开展七鳃鳗在动物遗传发育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 朱医高李军逄越逄越
- 关键词:七鳃鳗免疫分子疾病模型
- 日本七鳃鳗生活史标本的制作
- 2023年
- 七鳃鳗系圆口纲无颌类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古老的类群,在生物进化和发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日本七鳃鳗生活史标本制作以日本七鳃鳗卵、胚胎、卵黄囊期仔鳗、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为实验材料,采用浸制和剥制两种方式制作标本,经过选取—麻醉—测量—固定—剥皮—填充—缝合—整形等工艺流程,制作日本七鳃鳗卵、幼体、亚成体和成体标本,布置胚胎发育,幼鳗穴居滤食、亚成体寄生生活、性成熟个体的生殖洄游、筑巢、交配和产卵直至产后死亡的生活场景,并结合图片、文字,展示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生动、完整地展现了七鳃鳗的生活史,对七鳃鳗的教学、科研和科普具有重要意义。
- 尹浩然丁浩然王传豪崔玉影李军
- 关键词:动物标本生活史
- 基于动物行为学的动物标本制作
- 2023年
- 动物行为学主要是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行为机制及动物行为的进化意义。介绍了一些动物行为的原因、特点、意义和能进行某种行为的动物种类,进行了一些可在动物标本中应用的动物行为的研究,包括:贮藏行为、利他行为、欺骗行为、通讯行为、领域行为、印随行为等,以期为动物标本的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还介绍了动物标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包括使教学方法更加直观、使教学过程更加便捷化、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来鼓励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动物标本。
- 卢珊林芷帆孟繁烨崔玉影李军
- 关键词:动物行为动物标本标本意义
- 日本七鳃鳗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异速生长被引量:8
- 2017年
- 通过观察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Martens,1868)胚胎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变化,描述受精卵从卵裂至器官形成以及仔鱼孵出的发育阶段,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卵黄囊期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结果表明:日本七鳃鳗卵子为乳白色,呈卵圆形;受精卵卵裂方式为全卵裂;胚胎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头凸期、孵出前期和孵出期,历时11—12d;初孵仔鱼为乳白色,全长约(3.41±0.24)mm,体质量约为0.0006 g。日本七鳃鳗胚胎发育研究可为了解七鳃鳗胚胎发育过程,早期脊椎动物的起源和发育进化研究提供参考。卵黄囊期内仔鱼身体各部分中,头长和尾长均表现出快速生长,同在7日龄出现生长拐点,且生长拐点后的生长速率都大于生长拐点前的生长速率;而仔鱼体长在卵黄囊期内表现出慢速生长。在头部器官中,吻长、鳃前长和鳃长均表现出快速生长现象,吻长和鳃长分别在9日龄和8日龄出现生长拐点;口笠长在3日龄时出现生长拐点,在生长拐点前为等速生长,而在生长拐点后表现出快速生长;眼径和眼鳃间距则分别表现出等速生长和慢速生长。泄殖孔在卵黄囊期内未出现生长拐点,生长速率相对于全长生长速率表现出快速生长现象。七鳃鳗卵黄囊期仔鱼的异速生长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早期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特有的发育机制。
- 李军韩英伦韩英伦马庆华徐磊董彦娇刘欣宋涛李庆伟
- 关键词:胚胎发育异速生长
- 嫰江雷氏七鳃鳗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雌雄形态性状差异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本文通过测量313成体尾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全长(X_1)、尾长(X_2)、头长(X_3)、吻长(X_4)、口长(X_5)、眼径(X_6)、眼后头长(X_7)、背鳍前长(X_8)、鳃长(X_9)、眼鳃间距(X_(10))和泄殖孔长(X_(11))11个形态形状和体质量(Y),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整个群体及雄性群体和雌性群体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建立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探讨雷氏七鳃鳗成体形态形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整个群体及雄、雌性群体体质量均呈正态分布检验;各个形态性状分别与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偏回归方程检验表明,整个群体全长、头长和泄殖孔长与体质量呈极显著水平(P<0.01),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807、0.142和0.061;雄性群体全长和泄殖孔长与体质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903和0.068;雌性群体全长和头长与体质量呈极显著水平(P<0.01),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793和0.202。以全长、头长和泄殖孔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雷氏七鳃鳗整个群体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0.804X_1+0.808X_3+1.905X_(11)-9.176;计量性状分析显示,雌雄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分别建立雄性群体与雌性群体各自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以雄性群体全长和泄殖孔长2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0.837X_1+2.13X_(11)-7.308;以雌性群体全长和头长2个形态性状为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0.838X_1+1.21X_3-10.298。本研究可为雷氏七鳃鳗的优良亲本人工选育和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 马庆华李军徐磊徐磊刘欣逄越刘欣李庆伟
- 关键词: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 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成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研究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测量314尾东北七鳃鳗和302尾日本七鳃鳗成体的体质量(Y)和全长(X_1)、躯干长(X_2)、尾长(X_3)、头长(X_4)、吻长(X_5)、眼径(X_6)、背鳍前长(X_7)、眼后头长(X_8)8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建立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体质量服从正态分布,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全长、躯干长、尾长、头长、吻长、眼径、背鳍前长和眼后头长8个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经偏回归系数检验,东北七鳃鳗全长、头长、眼径和眼后头长呈显著性水平(P<0.05),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636、0.202、0.060和0.105;日本七鳃鳗全长、吻长和眼后头长呈极显著性水平(P<0.01),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730、0.098和0.153。单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中,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形态性状的单独决定系数和两个共同决定系数的总和分别为0.855和0.857。建立以东北七鳃鳗全长、头长、眼径和眼后头长4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1.502X_1+2.699X_4+8.554X_6+1.915X_8-41.547;日本七鳃鳗全长、吻长和眼后头长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895X_1+9.688X_5+6.973 X_8-157.460。东北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成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分析为七鳃鳗优良亲本的人工选育以及其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李军董彦娇韩英伦韩英伦刘欣宋涛徐磊逄越
- 关键词: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