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盐度及饵料对马粪海胆幼体生长发育及变态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本文以马粪海胆为研究对象 ,对其成熟卵的受精率与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以及其浮游幼体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盐度在 2 7~ 35间的受精率可达95 %左右 ,最适盐度为 31,受精率可达 10 0 % ,盐度高于 35或低于 2 7受精率都将明显下降 ;以角毛藻作为马粪海胆浮游幼体的饵料效果最好 ,成活率可达 6 0 % ,体长可达 76 9μm ;早期投饵密度为 10 4 cell/mL ,后期投饵密度为 8× 10 4 cell/mL ;三角褐指藻饵料效果略差于角毛藻 ,扁藻适宜作为马粪海胆浮游幼体后期饵料。
- 张鹏曾晓起尤凯
- 关键词:马粪海胆浮游幼体饵料生长发育角毛藻
- 温度对青色系与红色系仿刺参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在8~24℃范围内,以青色系仿刺参((5.39±0.09)g)(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对照,研究温度对红色系((5.62±0.12)g)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极显著影响2种色系仿刺参生长和能量分配模式(P<0.01)。16℃时仿刺参生长最快,随着水温的升高或降低,生长速度减缓。青色系仿刺参的生长在8℃时显著较红色系快(P<0.05),其余各温度下,青色系仿刺参生长速度和红色系较接近(P>0.05)。在8℃时,青色系仿刺参的生长速度(SGR)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红色系(P<0.05)。这表明,与红色系仿刺参相比,青色系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高温下(20、24℃),红色系仿刺参的生长略快于青色系(P>0.05)。实验水温范围内,2种色系仿刺参的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rate,OCR)与温度呈倒钟形关系,16℃时OCR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耗氧率增加。16℃,时仿刺参能量分配模式,用于生长能、排便能、排泄能、呼吸能的比例分别为6%、48%、4%和42%。红色系仿刺参用于生长能的比例占总能量比例较低,而90%的能量以粪便损失和用于自身代谢。16℃时红色系仿刺参用于生长能的比例(G/C)最高(6%),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仿刺参用于生长能的比例都会降低。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G/C)和饵料转化效率(FCE)来看,适宜红色系仿刺参生长的水温为16~20℃。
- 张鹏董双林
- 关键词:温度仿刺参红色系耗氧率
- 日本蟳入笼行为及其地笼网逃逸口选择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选取蟳山东沿海捕获的体质健壮日本(Charybdis japonica),在实验室水槽内暂养1周后开展相关实验。观察蟳光照、诱饵条件对日本入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蟳日本畏光,在明亮条件下大多数分布于养殖水槽的四角,在黑暗条件下趋向随机分布,蟳遮黑处理和放置诱饵均能增加日本的入笼比例;在地笼网底部设置尺寸(长×高)分别为4 cm×3 cm、4.5 cm×3 cm、5 cm×3 cm、5.5 cm×3 cm的长方形逃逸口时,蟳日本50%选择甲长(L50)分别为3.75cm、4.24 cm、4.54 cm、5.08 cm,选择范围(SR)分别为0.65 cm、0.45 cm、0.62 cm、0.82 cm;L50与逃逸口长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约为逃逸口长度的92.3%。根据实验结果,蟳结合日本最小性成熟甲长和市场最小可接受规格,综合分析认为,地笼网逃逸口最适尺寸(长×高)为4.3 cm×3 cm。本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日本蟳幼蟹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 张鹏张秀梅
- 关键词:日本蟳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