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层序
  • 1篇登娄库组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震反演
  • 1篇旋回
  • 1篇油层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田开发效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淹
  • 1篇水淹程度
  • 1篇乌尔逊
  • 1篇乌尔逊-贝尔...
  • 1篇相分析
  • 1篇基准面
  • 1篇基准面旋回
  • 1篇格架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4篇王刚
  • 1篇张天垚
  • 1篇王刚
  • 1篇王刚
  • 1篇周件林
  • 1篇张明学
  • 1篇文瑞霞
  • 1篇王丽静
  • 1篇张冬杰
  • 1篇雷江平
  • 1篇原野
  • 1篇李阳
  • 1篇刘淑芬
  • 1篇彭政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组合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不同渗透率油层的水淹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开发效果变差的现象已经显现,冈此对油层组合开发水淹程度及含水饱和度的界限研究十分必要。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组合对于开发效果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水淹程度对采出程度及含水率的影响,并且给出了与未水淹油层(渗透率为50×10^-3μm^2)组合开发的界限。结果表明,当开发时间为30年时,未水淹与低水淹的组合开发效果最好,采出程度为32.78%;中水淹与高水淹的组合开发效果最差,采出程度仅为9.48%;不同水淹组合的单层采出程度差异较大,当含水98%时,与水淹程度高的油层组合开发时间短,采收率低。渗诱率为50×10^-3μm^2的未水淹’7南屡与高渗油层组合开学的初始含水佝和摩界限为40%~50%.
王刚原野
关键词:水淹油田开发数值模拟
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3个长期、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特征,总结了他们在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预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形成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晚期.
王刚刘淑芬张明学张冬杰张天垚雷江平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大磨拐河组乌尔逊-贝尔凹陷
他拉哈西地区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相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他拉哈西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特征;根据层序界面岩性-电性及地震反射特征,将泉头组四段到嫩江组三段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17个四级层序;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确定层序内部沉积特征;根据层序发育特征,确定层序格架内的各时期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以三角洲及湖相沉积为主,西部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席状砂和河口坝沉积;东部为滨浅湖、半深湖亚相沉积.砂岩发育层段受四级层序界面的控制,层序与砂组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王刚王刚王丽静王丽静
关键词:层序界面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
重构反演在长春岭背斜带登娄库组储层预测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长春岭背斜带登娄库组为例,基于频率补偿原理,应用自然伽马高频分量和波阻抗曲线的低频成分构建拟波阻抗曲线;通过测井曲线标准化、地震资料预处理、子波标定及地震合成记录、地质模型等,实现长春岭背斜带登娄库组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基于低频补偿、高频恢复构建拟波阻抗曲线的重构方法的反演结果能够识别5 m左右的薄砂岩,结合沉积地质认识,能够刻画登一段砂体的空间展布,为后期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王刚王刚周件林李阳彭政
关键词:地震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