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5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涡
  • 2篇台风
  • 2篇同化
  • 2篇环流
  • 2篇海气
  • 2篇风应力
  • 1篇大洋
  • 1篇大洋环流
  • 1篇调制机理
  • 1篇源数据
  • 1篇上层海洋
  • 1篇数据同化
  • 1篇台风预报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切应力
  • 1篇全球海洋
  • 1篇总应力
  • 1篇相互作用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王伟
  • 2篇钱成春
  • 2篇韩桂军
  • 2篇陈大可
  • 2篇雷小途
  • 2篇周磊
  • 1篇杨俊钢
  • 1篇孙孚
  • 1篇马毅
  • 1篇周磊
  • 1篇王桂华
  • 1篇高山
  • 1篇崔伟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气压强脉动对全球海洋输入的机械能被引量:1
2005年
外来机械能是控制大洋环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向海洋输入机械能主要是通过风应力和海表大气压强脉动来实现. 利用10 a (1993~2002)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计算了大气压强对海洋做功的速率. 其10 a平均的全球总功率为0.04 TW (1 TW=1012瓦), 主要分布在南大洋以及北半球的风暴带附近. 在过去的10 a间, 该项能量输入有明显年际变化, 变化幅度约为15%.
王伟钱成春黄瑞
关键词:机械能大洋环流风应力
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9年
台风灾害是全球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从大气科学的角度对台风进行了长期系统并且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人们对台风过程中海洋的剧烈变化及其对台风的反馈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成为限制台风研究和预报水平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海洋与台风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台风预报和短期气候趋势预测的贡献是当前国际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本文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总结了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梳理了海洋中尺度过程对台风的影响与反馈、海洋与台风的低频相互作用及其对短期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台风过程中的海洋多源资料同化及利用海气耦合模式进行台风预报等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研究中需要关注和重点解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周磊周磊陈大可雷小途王伟韩桂军
关键词:台风中尺度涡
海浪波生切应力及其对流驱动作用的估计被引量:13
2003年
依据f平面近似下线化无粘流体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考虑地转角速度水平分量的作用,首次给出真正地转意义下均匀水底上的小振幅波动解,由此解导出的波生切应力包括波向与横向两个分量,但其一阶近似即为Hasselmann和ZhiGang Xu等给出的结果,文中还依地转波生应力和Longuet-Higgins等人提出的虚拟波生应力(virtualwave stress)计算了海面上使生总应力与风应力的比值,估计了该应力在我国海域环流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在我国渤、黄海环流研究中考虑海浪的驱动作用的必要性。
孙孚钱成春王伟高山
关键词:风应力海洋环流
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被引量:45
2013年
简要介绍2013年初启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研究"。首先围绕国家需求说明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从物理机制、同化方法和预报技术出发说明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是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前沿命题,接着从海洋对台风的局地响应和反馈、海洋与台风的大尺度相互作用、针对台风的海洋多源数据同化和预报模式的发展等方面阐述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给出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陈大可雷小途王伟王桂华韩桂军周磊
关键词:上层海洋台风预报数据同化海气耦合
基于1993—2014年高度计数据的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识别和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本文利用22年的AVISO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基于WA涡旋自动识别方法对西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进行了识别追踪,并统计分析了研究区域中尺度涡的空间分布特征、运动属性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2年间共追踪到生命周期超过30d的气旋涡3 841个,反气旋涡2 836个,气旋涡数量多于反气旋涡。涡旋大部分向西移动,西向传播的涡旋分布在整个研究区域,而东向传播的涡旋则集中在黑潮及其延伸区。涡旋主要存在15°~30°N的纬度带间;分别而言,气旋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北部和南部,而反气旋涡主要分布在副热带逆流区。30°~35°N之间的黑潮延伸区具有明显更高的涡动能和涡振幅,与同纬度区域相比这里的涡旋半径也较高。在季节和年际变化上,春季出现的中尺度涡最多,夏季最少;对涡旋的月生成数目与ENSO指数MEI比较发现,西北太平洋涡旋活动变化并不直接与ENSO现象相关。
崔伟王伟马毅杨俊钢
关键词:中尺度涡高度计年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