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作物
  • 5篇玉米
  • 4篇土壤
  • 4篇覆盖作物
  • 3篇袋式
  • 3篇花瓣
  • 3篇花朵
  • 3篇间作
  • 2篇养分
  • 2篇一体化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作物间作
  • 2篇作物栽培
  • 2篇作物栽培技术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花梗
  • 2篇花托
  • 2篇花萼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长春一汽国际...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25篇张鹏
  • 4篇张栩嘉
  • 4篇刘胜群
  • 3篇杨青山
  • 3篇马延吉
  • 3篇李林山
  • 2篇吴相利
  • 2篇宋凤斌
  • 2篇张鹏
  • 1篇刘贺贺
  • 1篇于晓菲
  • 1篇刘雁
  • 1篇张鹏
  • 1篇刘吉平
  • 1篇刘海峰
  • 1篇邹元春
  • 1篇吴燕锋
  • 1篇臧锐
  • 1篇任志彬
  • 1篇秦雷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长春市城市空间效率分异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以地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开发强度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针对长春市建成区圈层式快速发展的现实,运用替代原理和竞租理论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1 460个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的低效地块和"超效"地块进行判断,总结分异特征和原因。研究发现:长春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不符合替代原理,地块容积率的分布总体呈现"高-低-高"的环状分布特征;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总体上符合竞租理论,公共服务设施对传统竞租函数及其空间结构组织模式具有很大的影响;长春市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低效与"超效"并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是低效地块和"超效"地块的主要用地类型,以商业、居住、娱乐、休闲、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或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矛盾。
张鹏张鹏张栩嘉叶亚丽胡宇鑫吴彩鹤
关键词: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一种四季玫瑰鲜花花瓣摘取和收集的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四季玫瑰鲜花花瓣摘取和收集的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四季玫瑰花瓣采摘取采用人工摘取,导致手摘花瓣对花瓣造成损伤及摘取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装置:推进式切割刀水平设置在花朵固定器的后面,且推进式切割刀上的底板的...
刘胜群 刘升芹 蹇述莲张鹏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湿地提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湿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数据;采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其中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与雷达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时间区间存在重叠部分,该重叠时长在30天至90天之间,此重叠时长依据湿地植被生...
倪炳波邹元春于晓菲邢善峰吴燕锋秦雷李广胤张鹏朱晓艳付晓燕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时空演变被引量:56
2013年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的指标,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市州城市化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分析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发现:①各城市化指标的分布格局均呈现“中高周低”特征,各市州城市化质量差异显著;②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双中心集聚特征开始显现;③空间城市化是人口城市化的直接表象,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臧锐张鹏杨青山李林山张栩嘉
一种利用禾本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修复土壤镉污染的方法
一种利用禾本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修复土壤镉污染的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是要解决现有修复土壤镉污染的方法造成覆盖作物与主栽作物之间产生资源竞争,进而影响主栽作物的生长发育的问题。方法:以间作的方式将禾本科覆盖作物与玉...
张鹏张锋吕晓宁李向楠
一种玉米宽窄行密植与豆科覆盖作物间作减氮增效的栽培方法
玉米宽窄行密植与豆科覆盖作物间作减氮增效的栽培方法,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宽窄行密植与豆科覆盖作物减氮增效的栽培方法。是要解决现有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土壤酸化、土壤肥力逐渐降低,进而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的问...
李向楠张鹏
作物-内生微生物响应CO_(2)浓度升高与干旱胁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全球变暖、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和局部地区干旱加剧等环境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造成的影响日趋明显。内生微生物是一类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机制的微生物,由于其长期生活在植物体的特殊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两者的共生关系会直接影响作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本文主要综述作物-内生微生物共生系统及其在CO_(2)和干旱胁迫下对作物生理过程的调控,探讨了作物内生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促生效果、抑菌作用、抗逆能力,并重点关注了作物-内生微生物系统如何提高环境的耐受特性。具体而言,内生微生物可以通过提高宿主的气孔调节能力、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等方式,帮助作物适应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从而减小环境变化对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此外,内生微生物还可以激活宿主的防御系统,提高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减轻病害对作物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作物-内生微生物共生系统在不断升高的CO_(2)浓度和干旱复合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提高作物对极端环境变化的抗性,为作物抗逆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刘雨佳张鹏李书鑫刘磊姜淼李向楠刘海峰
关键词:干旱胁迫群落多样性互作效应
玉米/覆盖作物间作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5年
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基于玉米与豆科、非豆科、豆科-非豆科覆盖作物间作试验,探讨玉米/覆盖作物间作对农田土壤养分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探寻实现农业资源优化的合理种植方式。结果表明,非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使土壤耕作层全氮含量显著提高15.20%,所有覆盖作物间作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以及全磷含量与玉米单作相比显著提升。与玉米单作相比,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提高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处理提升最多。相较于玉米单作,豆科-非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对于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最多,分别为15.25%和60.34%,土壤中优势菌门表现出维持土壤养分循环平衡的作用。覆盖作物与玉米间作可直接或间接调节微生物缓解土壤酸化,提高速效养分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招募有益菌来维持土壤微环境的稳定。
吕晓宁隋雨婷穆朋张鹏张锋李向楠
关键词:玉米覆盖作物间作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
一种土壤降酸培肥的改良方法及其在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于黑土地改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降酸培肥的改良方法及其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降酸培肥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时将肥料施入土壤;所述肥料包括秸秆、有机肥和生物炭;所述秸秆的施用频率为...
张鹏宋凤斌李向楠王斌刘雨佳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开发程度空间匹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从经济发展与开发程度空间匹配的视角出发,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1、2005、2011年内蒙古县域单元的人均GDP和区域开发程度(RDD)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借助改造后的波士顿矩阵划分县域单元的空间匹配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各类型单元发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与开发程度均呈现东西部空间分异显著的特征;(2)县域单元经济发展与开发程度在空间上不完全匹配,区域开发集聚效应在时间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3)改造后的波士顿矩阵可划分县域空间匹配类型单元为热匹配型、开发主导型、经济主导型和冷匹配型四类,并分析了各匹配类型单元的特点;(4)资源禀赋、路径依赖和资本逐利性等对各类匹配单元的发展和空间分布影响深刻。
刘贺贺杨青山张鹏李林山
关键词:经济发展开发程度驱动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