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制冷
  • 4篇溴化锂
  • 2篇制冷特性
  • 2篇溴化锂吸收式
  • 2篇溴化锂吸收式...
  • 2篇物理参数
  • 2篇吸收式
  • 2篇吸收式循环
  • 2篇吸收式制冷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微粒
  • 2篇COP
  • 1篇制冷技术
  • 1篇制冷空调
  • 1篇制冷空调行业
  • 1篇制冷量
  • 1篇三维模型
  • 1篇烧结特性
  • 1篇室内热舒适
  • 1篇室内热舒适性

机构

  • 7篇北京建筑工程...

作者

  • 7篇王刚
  • 6篇解国珍
  • 2篇张新兴
  • 1篇张岩
  • 1篇张丽蓉
  • 1篇冯圣红
  • 1篇刘涛

传媒

  • 2篇制冷与空调(...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制冷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制...
  • 1篇第七届全国高...

年份

  • 6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溴化锂吸收式循环的内外热物理参数与机组制冷特性耦合被引量:6
2012年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以其无污染、低消耗、运行平稳、用能模式多等优点在节能和环保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对于压缩式制冷,其效率较低的缺点限制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溴化锂水溶液气液特性中汽液相平衡和溶液混合与分离的原理,通过调节机组循环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参数,实验分析对制冷机组制冷特性的耦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充注浓度和吸收压力的提高均能提高制冷量和COP值,且吸收压力的提高效果最显著,其增幅范围最高可以超过100%,而冷却水温度的提高降低了制冷量COP值。因此,适当的耦合调节机组循环的热物理参数可以明显提高制冷性能。
王刚解国珍王亮亮
关键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物理参数COP
制冷空调行业HCFCs工质替代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立足HCFCs制冷剂替代的进程,分析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得出HCFCs作为制冷剂淘汰的必要性和进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水平,提出《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HCFCs制冷剂的时间表,结合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淘汰进程;提出HCFCs制冷剂工质替代既要开发新工质也要从制冷设备入手减少充注量和控制设备泄漏的新路线。
王刚解国珍张丽蓉
关键词:HCFCS臭氧层温室效应
溴化锂吸收式循环的内外热物理参数与机组制冷特性耦合研究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以其无污染、低消耗、运行平稳、用能模式多等优点在节能和环保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对于压缩式制冷,其效率较低,因此,限制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溴化锂水溶液气液特性中气液相平...
王刚解国珍王亮亮
关键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物理参数COP
文献传递
U型毛细管房间室内热舒适性模拟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U型毛细管房间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室内存在热源的情况下房间内的温度场及速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情况下,毛细管辐射供冷能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毛细管内水流速及送回水温度对毛细管制冷能力的影响,得出了毛细管的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抹灰层对毛细管制冷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实际工程中抹灰层材料、厚度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张岩冯圣红王刚
关键词:毛细管三维模型制冷量
对制冷技术和空气调节课程进行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浅谈
制冷技术和空气调节课程在能源动力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调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目前知识剧增、课时有限的授课范围内,将这两门课程对本科生讲授得概念清晰、原理透彻、知识连贯、内容相互渗透,是摆在该领...
解国珍王刚刘涛
关键词:制冷技术空气调节教学浅谈
添加纳米微粒的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和烧结特性的试验研究
众所周知,在溴化锂溶液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传热和传质特性,但是添加纳米材料的溶液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一环。本文在原有的制备流程基础上,针对58%溴化锂溶液,通过重力沉降试验研究了制备添加纳米微粒的溴化锂溶液的流程...
解国珍张新兴王刚
关键词:溴化锂溶液纳米微粒烧结特性
添加纳米微粒的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烧结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在58%浓度工业用溴化锂水溶液中添加纳米微粒及其相应的分散剂,对纳米溴化锂溶液的稳定性及其在高温温度下的烧结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溴化锂溶液中分散剂浓度从0.3%变化到0.6%,具有最佳组分值,即:最佳稳定性能值。纳米溶液在160℃温度下,分散剂组分由0.1%增至1.0%,加热过程的24h中,烧结物粒径增长率较大,48h后,所有组分的粒径增长趋于缓慢;在纳米溶液分散剂组分不改变,加热温度由50℃增加到160℃期间,12h过程中,粒径增长速率较快,48h后纳米粒径增长趋势平稳。烧结粒径微观分析可知,分散剂组分从0.1%增加至1.0%,烧结体粒径变小,这说明分散剂组分越浓,烧结体粒径越小,烧结层越密实。因此,需要在改变纳米溴化锂溶液的稳定性和烧结现象之间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耐高温的分散剂。
解国珍张新兴王刚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分散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