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球囊
  • 3篇二尖瓣
  • 3篇成形术
  • 2篇血管
  • 2篇经皮球囊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导管
  • 1篇心脏导管插入...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再狭窄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心功能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蒋世良
  • 4篇戴汝平
  • 4篇黄连军
  • 4篇崔炜
  • 3篇谢若兰
  • 3篇荆宝莲
  • 3篇曾筝
  • 2篇赵世华
  • 2篇郑宏
  • 2篇凌坚
  • 2篇徐仲英
  • 1篇陈在嘉
  • 1篇张戈军
  • 1篇高润霖
  • 1篇陈纪林
  • 1篇杨跃进
  • 1篇徐义枢
  • 1篇朱杰敏
  • 1篇姚康宝
  • 1篇乔树宾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三种计算二尖瓣口面积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1995年
对33例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3种计算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方法。统计表明,PBMV前Gorlin公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压差减半时间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间有显著相关,但PBMV后仅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MVAE)与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MVAD)维持PBMV前相似的相关性;3种方法计算的瓣口面积在PBMV前后的变化率亦不相关。PBMV后血液动力学改变对Gorlin公式及压差减半时间计算的二尖瓣口面积有明显影响,3种计算二尖瓣口面积的方法不能混用,PBMV术后测量二尖瓣口面积应以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为准。
崔炜戴汝平黄连军荆宝莲蒋世良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PBMV二尖瓣口面积超声心动图
Inoue技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球囊导管型号的选择
2001年
目的研究身高与 Inoue球囊导管型号选择间的关系 ,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费用。方法对 6 76例患者依所选导管型号与根据身高确定的导管型号符合情况 ,将患者分为符合组 (第 1组 ,431例 )和不符合组 (第 2组 ,2 45例 )。二尖瓣口面积分别由二维超声心动图及Gorlin公式计算。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评定。结果两组 6 76例患者中 ,6 5 8例应用 2 8mm型号球囊导管 ,1 8例应用 2 6 mm型号导管。两组患者年龄、术前 Wilkin计分、二尖瓣口面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实施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术后 ,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术后二尖瓣口面积≥ 1 .8cm2(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值 )。第 1组 35 2例 (81 .6 7% ) ,第 2组 1 93例 (78.78%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2 5 )。另外 ,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增加 级第 1组为 1 1 7例 (2 7.40 % ) ,第 2组为 6 7例 (2 7.35 %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其中的 2 98例患者进行了(2 4.71± 2 2 .5 7)个月的随访观察 ,其中第 1组中 1 86例 ,第 2组中 1 1 2例。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 [分别为 (1 .98± 0 .43)cm2及 (1 .89± 0 .37) cm2 ]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1 8.6 8%及
崔炜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谢若兰曾筝凌坚徐仲英赵世华郑宏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8
2001年
目的 评价左、右室功能及左房收缩功能在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治疗术后及随访中的变化。方法 对成功施行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的 2 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于封堵治疗术前、术后及术后 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右室容积采用单平面面积 -长度法计算 ,以左室晚期充盈分数作为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指标。结果 ASD封堵治疗术后 ,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则未见明显改变 ,左室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增大。左室偏心率及长径 /短径比值均较术前缩小 ,左室前负荷、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在随访中持续改善。ASD封堵治疗术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量及右室射血分数 (RVEF)均减小 ;随访中上述指标除RVEF外均进一步减小 ,而RVEF未见显著改变。置入封堵器后及随访左室晚期充盈分数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SD封堵治疗既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 ,也改善了左室的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在短期随访中 ,左室功能及几何构型持续改善 ,右室功能维持于正常水平。
张戈军戴汝平刘延玲荆宝莲崔炜蒋世良曾筝黄连军谢若兰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功能
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82年8月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来,至1995年10月共实行了1852例各类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共计27项。总技术成功率97.35%(1803/1852),并发症发生率4.3%(79/1852),死亡率0.16%(3/1852),急症手术率0.32%(6/1852)。现报告如下。 (一)瓣膜病介入治疗包括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813例,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2例。年龄15~68岁,其中合并房颤患者151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51例。
戴汝平高润霖高润霖蒋世良黄连军姚康宝曾筝黄连军谢若兰陈纪林赵世华曾筝张少雄徐仲英朱杰敏谢若兰郑宏凌坚白桦赵世华杨玉萍张岩荆宝莲刘玉清崔炜陈在嘉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介入性放射学再狭窄介入性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