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磊

作品数:32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军队“十一五”计划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淋巴
  • 14篇细胞
  • 11篇淋巴细胞
  • 11篇HIV感染
  • 10篇淋巴结
  • 9篇综合征
  • 9篇免疫缺陷
  • 9篇艾滋病
  • 7篇缺陷综合征
  • 7篇免疫缺陷综合...
  • 7篇获得性
  • 7篇获得性免疫
  • 7篇获得性免疫缺...
  • 7篇获得性免疫缺...
  • 7篇感染者
  • 7篇HIV
  • 7篇病毒
  • 6篇浅表
  • 6篇浅表淋巴结
  • 6篇黏膜

机构

  • 17篇解放军第30...
  • 7篇南宁市第四人...
  • 5篇解放军第三○...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三0...
  • 3篇解放军第三〇...
  • 3篇解放军302...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黄磊
  • 19篇赵敏
  • 10篇秦恩强
  • 9篇聂为民
  • 9篇周先志
  • 8篇陈威巍
  • 6篇邓建宁
  • 5篇卢祥婵
  • 4篇涂波
  • 4篇金瑞
  • 4篇张昕
  • 4篇许文
  • 3篇赵景民
  • 3篇吴昊
  • 3篇谢杨新
  • 3篇孟昕
  • 2篇欧汝志
  • 2篇张秀
  • 2篇貌盼勇
  • 2篇张世杰

传媒

  • 8篇传染病信息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2010北京...
  • 1篇2011北京...
  • 1篇全军第十次传...
  • 1篇首届全国病毒...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染病专家在军队群体性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军队群体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后,传染病专家应尽早介入,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救治、隔离监测、实验室筛查、完善诊疗方案等疫情控制的关键环节发挥指导性作用,以迅速控制疫情,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秦恩强张昕赵鹏黄磊徐哲施建飞赵敏
关键词:军事医学传染病疾病报告
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L-精氨酸(L-Arg)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而在所有氨基酸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精氨酸酶(Arg)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共同底物,L-Arg在体内主要有两条代谢途径:"Arg途径"和"iNOS途径"...
黄磊张乃春陈威巍赵敏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2005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以前未知的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1].目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现就SARS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黄磊周先志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ACUTE乙类传染病
艾滋病合并浸润型乳腺导管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浸润型乳腺导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2010 年1 月-2016 年6 月至我院进行艾滋病合并浸润型乳腺导管癌的患者36 例作为观察组,按照免疫指数将观察组患者分为CD4>200 组21 例,CD4...
邓建宁黄磊李兆伟何广杰黎彦君
关键词:艾滋病生存率
抗菌药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美唑3种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人住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4例,分别给予以上3种抗菌药物,疗程7~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等;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三样本率比较采用Pearsony。检验,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A组)有效率为96.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B组)有效率为84.85%;头孢美唑治疗组(C组)有效率为91.18%,3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6.06%、5.88%。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美唑3种抗菌药物均能有效控制肝硬化患者合并SBP,且安全性高。
聂为民涂波张昕李丰衣秦恩强黄磊吴慧敏赵敏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抗菌药物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病理类型及其特点.方法 取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描述和分析其病理结果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数据行卡方检验.结果 在151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病理结果中,表现为良性病变的有145例,占96.0%,表现为恶性肿瘤的有6例,占4.0%,其中结核病7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4例,淋巴真菌感染23例(其中青霉病19例),AIDS相关淋巴结病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病1例,结核伴发真菌感染1例,间叶性恶性肿瘤1例.在所有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L的有83例,占55.0%.青霉病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发病率明显升高(x2=7.757,P=0.021).结论 HIV/AIDS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大多数为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结核病及真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卢祥婵邓建宁黄爱春李雪琴牟敏红欧汝志黄磊赵敏
关键词:HIV感染淋巴系统疾病真菌病
淋巴结结构与艾滋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CD4+T细胞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主要靶细胞。HIV感染后,CD4+T细胞数量在急性感染期急速下降后逐渐回升,在无症状感染期则缓慢下降,进入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期后再次迅速下降,除HIV对CD4+T细胞的持续感染、破坏外,HIV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内环境紊乱和免疫器官结构破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黄磊赵敏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网状细胞
HIV感染者CD27表达与γδT细胞凋亡增加的关系研究
许文黄磊秦恩强谢杨新张新伟杨欣欣杨俊连赵敏陈威巍
文献传递
HIV感染后不同病程阶段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各亚群频率的改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淋巴结(lymph nodes,LNs)中初始、中枢记忆性、效应记忆性和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的改变,探讨伴随疾病进展,LNs中CD4+T淋巴细胞各亚群频率改变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HIV感染者71例,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HIV感染无症状组和AIDS患者组,并选取28例非HIV感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留取以上3组LNs组织行活体组织检查,分离其中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细胞群的频率。结果①AIDS患者组LNs中初始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无症状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无症状组LNs中初始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IDS患者组LNs中中枢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虽然无症状组LNs中中枢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AIDS患者组相比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AIDS患者组、无症状组和健康对照组LNs中效应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依次升高,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无症状组、AID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LNs中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依次降低,但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后,LNs中初始、中枢记忆性、效应记忆性和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并非随着疾病进展进行性下降。
黄磊邓建宁许文秦恩强聂为民李伟新蒙江明吴耀锋卢祥婵赵敏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
精氨酸酶Ⅰ在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检测精氨酸酶Ⅰ (Arg 1)在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HIV/AIDS进展的关系.方法 根据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的表达,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的表达明显高于非HIV感染者淋巴结(P<0.01).不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的表达水平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μl与200/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l的HIV感染者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l,200/ μl≥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 μl的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精氨酸酶Ⅰ较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μl的AIDS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与精氨酸酶Ⅰ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Arg Ⅰ在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的高表达,并与AIDS疾病的进展具有相关性.
张乃春黄磊王松山邓建宁卢祥婵吴峰耀赵敏
关键词:精氨酸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