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薄带连铸连轧工艺、装备与控制工程化技术集成及产品研发
- 方园于绝张健徐乐江周坚刚张丕军樊俊飞叶长宏吴建春王成全王秀芳任三兵秦波王增亚韩月生张青孙小平沈文珍范建勇施红家顾龙发张丰姚金甫张宇军杨晓萍梁永立
- 该项目属于冶金工程及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连铸连轧机械电气装备,连铸连轧工艺、产品及用户使用技术。薄带连铸技术自1856年提出以来,由于技术难度极大,国内外耗费巨资,开展了三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严格保密且专利技术封锁严重。该项...
- 关键词:
- 关键词:钢铁工业控制系统
- 冷喷涂工艺中粒子流轨迹的数值模拟
- 2011年
-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模拟研究了冷气动力喷涂技术中粒子流的流场分布特性。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粒子直径下粒子在气体流场中的轨迹,比较了平面基板和球形基体对粒子流轨迹的影响。模拟结果清楚给出了两种条件下粒子流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冷喷涂系统粉末回收与除尘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张宇军梁永立张俊宝
- 关键词:冷气动力喷涂数值模拟
- 超音速微粒轰击纳米化拉矫辊表面形貌与力学性能研究
- 2011年
-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USPP)对宝钢某机组拉矫辊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粗糙度仪和显微硬度计对其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轰击后拉矫辊表面随机分布大量的冲击坑,表面粗糙度可在1.5-2.5之间调整;拉矫辊表层晶粒尺寸明显细化。纳米化处理后拉矫辊表层硬度可达到HV 920。工作气体温度和压力是影响酸洗拉矫辊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主要因素。
- 梁永立张宇军张俊宝
- 关键词:超音速微粒轰击拉矫辊粗糙度显微硬度
- 超音速微粒轰击表面纳米强化多通道喷嘴气固双相流的数值模拟
- 2011年
- 采用气固双相流模型(离散相模型)研究了超音速微粒轰击表面纳米强化多通道耦合喷嘴的流场,通过计算,分析了气固两相速度场以及固体颗粒在气体流场中的轨迹。模拟结果发现,气体—颗粒双相射流中,气固两相射流速度均可以达到超音速,而且颗粒相的分散度小于气体,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相其分散度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大于5μm的颗粒相其射流分散度基本稳定,颗粒相粒子集中在各通道射流中心线附近。最佳表面纳米强化处理距离在120 mm附近。模拟结果有助于设计面向大规模表面纳米强化处理应用的多通道耦合喷嘴。
- 张宇军梁永立张俊宝
- 关键词:超音速微粒轰击表面纳米化数值模拟
- 表面纳米化诱导GCr15钢渗碳体溶解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高能机械球磨表面纳米化过程中发现表面纳米晶层内渗碳体发生溶解现象,采用TEM、三维原子探针和穆斯堡尔谱对渗碳体的溶解进行了表征。TEM观察结果表明,在纳米化的最表层平均晶粒为10 nm,在选区电子衍射花样中没有发现渗碳体的衍射环,表明渗碳体可能发生溶解。三维原子探针分析表明,表面纳米化处理后,铁素体中的碳含量为0.75at%,是基体铁素体碳含量的100倍,表明表面纳米化过程中渗碳体发生了溶解,通过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表明,渗碳体的溶解量约为47%。表面纳米化过程中渗碳体的溶解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诱导阶段,在表面机械研磨的最初5 min,渗碳体的溶解分数仅为0.4%;②溶解阶段,在表面纳米化处理的5-30 min,渗碳体大量溶解,其体积分数由14.6%降低到8.4%;③饱和阶段,当处理时间达到30 min以上,渗碳体的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不变。
- 张俊宝王爱香张宇军
- 关键词:穆斯堡尔谱表面机械研磨处理三维原子探针表面纳米化
- 喷嘴出口与基板间距离对冷喷涂超音速流场的影响
- 2011年
-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研究了冷气动力喷涂技术中喷嘴出口与基板距离(SoD)对超音速流场(包括气体流场和粒子流流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场的分布特性,分析了流场中速度、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发现,由于基体前激波的存在,极大影响了气体和粒子流流场。气流形成连续交替的膨胀波、压缩波波系,在马赫盘处气体速度达到超声速,越过马赫盘以后速度下降很大。SoD为40 mm时,1μm粒子流流场达到最优;SoD为50 mm时,5μm和22μm粒子流流场达到最优,此时粒子流对基体的轰击速度最大。
- 张宇军梁永立张俊宝
- 关键词:冷气动力喷涂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