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英
- 作品数:2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老年肝炎肝硬化死亡原因分析
- 2007年
- 目的 了解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的82例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就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28.0%明显高于非老年肝炎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结论 老年肝炎肝硬化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防治各种并发症是降低MOF的关键。
- 陶晨臧志栋赵威曾文权俞海英钟备
-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老年人
- 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临床转归的因果关系。方法对10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前C区、CP区变异;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后每三个月,检测HBV DNA载量,治疗中根据HBV DNA定量变化检测YMDD变异、阿德福韦耐药。部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或1年肝穿病理检查;对治疗6年后的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前C1896位(A83)的变异及CP区变异79.45%,无CP及前C变异20.55%;六年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58例,耐药率53.7%;转为肝硬化13例,转为肝癌3例,死亡1例,病情加重达15%。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状态下,病变仍活动,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较高,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结果 HBeAg阴性发生耐药率较高。需不断开发新的药物,并设计联合或序贯治疗。
- 潘剑俞海英孙薇薇丁巧云曹兴国王雷
- 关键词:治疗预后基因变异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HBEAG阴性
- SOD与LPO在乙脑病程中的变化
- 1997年
- 俞海英章金春欧阳武智
- 关键词:乙型脑炎SODLPO病程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优化方案研究及疗效评价
- 杨永峰赵伟俞海英余敏敏熊清芳钟艳丹陶晨常家宝薛蓉
-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中国常见的传染病,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最为关键的治疗。课题组从临床需求出发,研究慢性乙肝的个体化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进一步改善了疗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技术内容: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 肝炎肝硬化并发粒细胞缺乏2例被引量:1
- 2005年
- 俞海英钟备臧志栋张小玉刘亚萍赵巍曾文权陶晨
- 关键词:肝硬化粒细胞缺乏
-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住院的84例慢乙肝患儿分为2~4岁、5~7岁、8~10岁、11~14岁不同的年龄组进行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α干扰素剂量为3MU/m2,疗程1年,胸腺肽注射液50~80mg/d,疗程1个月。通过3年随访,观察4个年龄组的HBV DNA定量下降为5.0×102copies/ml的时间及转阴率;HBeAg转阴时间;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时间;ALT复常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慢乙肝患儿中,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2~4岁组HBV DNA定量转阴时间及HBeAg转阴时间最快,转阴率最高,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率最高;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体重、身高、智力无明显影响。结论使用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乙肝,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对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 俞海英武军孙薇薇丁巧云潘剑左凌云王雷曹兴国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胸腺肽疗效
- 53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 2010年
- 我们对收治的53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予抗病毒治疗,旨在探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陶晨詹镕娥蔡莉静赵伟俞海英杜建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儿童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2、15、16变化的研究
- 2002年
- 王立蓉杨毅军白浩俞海英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病毒性肝病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清
- 细菌性痢疾的菌型及药敏分析
- 1998年
- 俞海英姚文虎吴玉强冯艳红欧阳武智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菌痢肠道细菌感染菌型抗药性
- 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V抑制作用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俞海英冯艳红蔡莉静丁巧云曹兴国
- 关键词: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酯HBV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