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底水锥进
  • 1篇地层
  • 1篇地层评价
  • 1篇油藏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锥
  • 1篇特低渗
  • 1篇特低渗透
  • 1篇区长
  • 1篇锥进
  • 1篇可行性
  • 1篇采油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集
  • 1篇储集层
  • 1篇储集层特征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杨慧
  • 1篇吴成友
  • 1篇鞠斌山
  • 1篇莫建武
  • 1篇张连社
  • 1篇韩洁
  • 1篇丁丽可

传媒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中外能源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城壕油田西259井区长3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和压汞等化验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城壕油田西259区块长3特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评价了该储层的储集性能。长3油藏的储层物性总体较差,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等孔隙发育,孔隙结构属小孔隙、微细喉道类型。长3油藏的特低渗透特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特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明显好于水下分流间湾,而且成分成熟度低和粒度偏细也是造成特低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成岩压实、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进一步减小、变差,而溶蚀作用和成岩缝的产生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特低渗透特征。将长3油藏储集岩分为3类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储层分布相带。
杨慧丁丽可莫建武梅丽
关键词:储集层特征地层评价成岩作用储集层
一种抑制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方法及可行性被引量:7
2009年
回顾了控制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研究历史,提出了一种抑制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方法,即利用排水采油技术控制底水锥进。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即通过调整油水界面上、下的产液速度来实现抑制底水锥进。以某直井为例给出了完井示意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吴成友鞠斌山江怀友杨慧韩洁张连社
关键词:底水油藏底水锥进采油数值模拟可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