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胸部
  • 2篇胸腹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救治
  • 2篇肋骨
  • 2篇肋骨骨折
  • 2篇创伤
  • 1篇多发肋骨
  • 1篇多发肋骨骨折
  • 1篇多发性肋骨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部损伤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损伤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胸腹联合伤
  • 1篇胸腹腔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6篇易云峰
  • 6篇宋志明
  • 5篇陈检明
  • 5篇钟京
  • 4篇陈松林
  • 4篇郭军华
  • 3篇焦昌结
  • 3篇余小平
  • 2篇窦燕
  • 1篇蔡开灿
  • 1篇孟加榕
  • 1篇周飞虎
  • 1篇涂远荣
  • 1篇郑理玲
  • 1篇刘阳
  • 1篇黄郴
  • 1篇梁志欣
  • 1篇徐驯宇
  • 1篇张国民
  • 1篇薛志强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外固定治疗、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者中,分别随机抽取162例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愈合情况、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P<0.01);观察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5±0.5)d、(8.7±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3)d、(11.9±3.5)d(P均<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0.6%)稍低于对照组(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显著,可使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疼痛减轻。
郭军华易云峰陈检明焦昌结钟京宋志明余小平陈松林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视觉模拟评分法
体外膜氧合在严重胸部创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严重胸部创伤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导致人类创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高速度和高能量引起的严重胸部创伤病情变得更严重和更复杂,当临床上运用常规呼吸机控制呼吸和辅助治疗无效,甚至心肺功能较长时间无法恢复,及时运用体外膜氧合(ECMO)生命支持技术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国内外目前运用ECMO原理针对严重胸部创伤后心肺衰竭病例的救治方法和并发症进行综述,认识ECMO在严重胸部创伤救治中的重要性,对ECMO救治策略和救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为更加科学规范的ECMO救治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也为将来医疗小分队配备更加便携的ECMO前移到一线救治提供思路。
宋志明窦燕陈松林易云峰
关键词:胸部创伤救治体外膜氧合体外生命支持呼吸衰竭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4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放组(n=29)及胸腹腔镜组(n=35),分别行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手术切口显著减小(P<0.01),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全血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胸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开放组(P<0.01);术后1周胸腹腔镜组CD8^+ T淋巴细胞比例较术前及开放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 <0. 01)。随访期间胸腹腔镜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升高(P <0. 01),而复发率显著降低(P <0. 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可有效减轻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陈检明易云峰陈松林焦昌结钟京宋志明郭军华余小平蔡伟斌
关键词:食管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常见于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直接暴力等是造成胸腹部损伤的常见原因。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导致浮动胸壁,严重影响正常呼吸、循环功能,创伤性膈疝引起的腹腔脏器疝入胸腔致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钟京易云峰陈检明焦昌结宋志明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膈疝胸腔镜胸腹联合伤胸腹部损伤交通事故
肺爆震伤临床救治指南(2023版)被引量:2
2023年
肺爆震伤已成为现代战创伤中主要伤类,具有外轻内重、病情发展迅速及早期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伤情复杂,多发伤和复合伤多,目前无有效的防护材料,少有精准的出血检测仪器和轻便的监测转运设备等,各临床医疗中心没有标准的救治规范,国内外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从而导致肺爆震伤的病死率较高。因此,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军内外胸外科和创伤外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综合有效证据和临床一线救治经验,共同制订《肺爆震伤临床救治指南(2023版)》,就肺爆震伤的定义和特点、院前诊断和救治及院内救治等提出16条推荐意见,为各级医院开展临床救治提供依据。
宋志明郭军华陈检明钟京窦燕孟加榕张国民刘国栋梁华平陈和忠许硕贵张宇峰王志农钟代星姜涛薛志强周飞虎梁志欣刘阳吴旭蔡开灿申翼宋勇苑小历徐恩五郑轶峰王述民郗二平杨胜生蔡文科陈瑜李庆新邹志强苏畅商宏伟徐降兴刘永靖王前进魏小东许国安刘高峰罗俊辉李庆华宋斌郭明黄郴徐驯宇涂远荣郑理玲段明科万仁平于腾波余海赵艳梅魏玉萍张进郭华蒋建新张连阳易云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关键词:爆震伤胸部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1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患者78例,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18~60岁,平均42.0岁。胸骨角骨折14例,胸骨体骨折64例;单侧肋软骨骨折42例,双侧肋软骨骨折36例;患者均合并纵隔挫伤。受伤至手术时间0~2d,平均1.1d。根据胸部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骨折切开复位内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行胸部护板胸壁外固定术。比较术前5min和术后1~7d静息和咳嗽咳痰时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相应时间点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疼痛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5min及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前5min静息时NRS评分[(8.8±0.3)分vs.(8.7±0.4)分],咳嗽咳痰时NRS评分[(9.0±0.5)分vs.(9.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静息和咳嗽咳痰时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5minFEV1[(1.8±0.2)L vs.(1.7±0.3)L],FEV1%[(56.3±7.7)%vs.(55.6±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相应时间点FEV1、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7.9±0.8)d vs.(16.9±0.5)d],总住院时间短[(7.5±1.8)d vs.(10.7±1.9)d],骨痂形成时间短[(2.5±0.4)周vs.(3.2±0.8)周],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6.5%vs.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前5min SF-36评分[(53.3±2.7)分vs.(54.6±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个月[(73.
陈松林陈检明钟京余小平宋志明郭军华蔡伟斌郑育镇易云峰
关键词:胸骨骨折肋软骨骨折内固定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