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南充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递质
  • 1篇递质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心通胶囊
  • 1篇行为学
  • 1篇行为学指标
  • 1篇休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脂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注射...
  • 1篇抑郁
  • 1篇抑郁大鼠模型

机构

  • 4篇南充市精神卫...

作者

  • 4篇张斌
  • 1篇袁翔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轻度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持续性精神疲劳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掌握轻度脑外伤患者一年内精神疲劳发生率及同期社会支持的动态变化,分析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精神疲劳发生的关联。方法:用精神疲劳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在入院期间(基线)、及出院后3、6、12个月等4个时间点,测评轻度脑外伤患者精神疲劳及社会支持得分,分析二者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共91人完成随访,基线检测和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测评中,精神疲劳的发生率分别为66.1%、41.2%、34.3%和31.9%。患者精神疲劳得分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在随访期间逐渐下降。与未发生精神疲劳的患者比较,发生者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包括家庭,朋友和其他人,得分均明显较低,且两组得分差异随时间明显增大。随访期间,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精神疲劳得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轻度脑外伤患者精神疲劳发生率高,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其恢复的有效措施。
王小虎张斌崔学丽
关键词:领悟社会支持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1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血脂[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IL)-6、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6%与82.5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LDL-C、TG、TC、IL-6、IL-8及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HDL-C及VMC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和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促进大脑血流速度,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杨曦姜黎杨文友李丽霞张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注射液脑心通胶囊血液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
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氯胺酮组(K组)、氟西汀组(F组)以及氯胺酮联合氟西汀组(KF组),建立慢性不可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用悬尾实验和开场实验测定行为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含量,采用PCR法测定单胺类递质代谢酶、BDNF及其受体的mRNA含量。结果:(1)行为学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均得到改善,且KF组大鼠的悬尾不动时间、中央格停留时间短于K组、F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修饰次数多于K组、F组;(2)分子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分子指标均得到改善,KF组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组织中NE、5-HT、TH、TPH、BDNF及TrkB的含量高于K组、F组。结论:氯胺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减轻抑郁相关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袁翔张斌
关键词:氯胺酮氟西汀单胺类递质
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MS评分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BRMS评分(21.41±2.89)分与对照组治疗前BRMS评分(20.58±3.4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RMS评分和对照组BRM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BRMS评分(1.13±0.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82±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8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对于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小虎文静张斌
关键词:喹硫平无抽搐电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