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现代汉语复句中短语字段的自动识别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建立一个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复句深加工语料库,我们必须进行短语字段的自动识别工作。目的是把这些字段排除在分句层次分析的范围之外。这项工作建立在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编写的程序把所有不含动词的字段暂时统一识别为短语字段。对于虽包含动词但前后有明显形式标志的字段则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识别。还有一部分字段只包含一个动词,但前后却没有明显的形式标志,对此,需要利用字段中的结构助词"的"来帮助识别。
- 李琼胡金柱俞小娟
- 基于词性信息自动识别和标注非分句
- 2011年
- 在完成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句层次和关系的自动划分和标注,以期建设一个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大规模复句"精加工"语料库。可以利用词性信息制定一系列规则去实现部分非分句的自动识别和标注,同时建设一个短语库,把短语语言片段收录其中。
- 李琼李志
- 关键词:词性词性标注
- 物物相连 迎接工业4.0
- 2015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智能的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融合,形成了“物物相连”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世界工业强国一德国,以其卓越的领袖思想,率先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于制造工业,开启了全球“第四次工业大革命”,即“工业4.0时代”。据此,论述了德国工业4.0的内涵与价值、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思想应该如何对待,提出了一些看法。
- 詹时涌李琼黎丽吴红
-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 基于语义知识的书逗前后语言片段的非分句识别被引量:1
- 2008年
- 书逗前后语言片断的非分句识别和标注是整个"复句信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利用语义和搭配知识可以集中解决一部分复句中非分句的自动识别和标注问题。
- 李琼
- 关键词:非分句语义语义特征
- 基于规则库和聚类分析的复句短语字段的自动识别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复句层次结构与层次关系研究,是一项将中文信息处理由字、词处理阶段提升到句处理阶段的关键性难题.在研究复句层次划分和层次关系之前,首先要确定复句中分句的数量,需要排除其中非完整分句的字段(本文中称之为短语字段).结合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首先建立规则库,在此基础上,引入聚类分析法,对短语字段进行分类,最终使短语字段的自动识别率达到92.1%.
- 胡金柱俞小娟李琼周毕吉
- 关键词:规则库聚类分析
- 动宾语义搭配框架描述要素被引量:1
- 2010年
- 动宾语义搭配框架的描述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语义角色、语义类别和语义特征。具体地说就是,考察某个动词所能搭配的宾语语义角色有哪些,分别由哪个或哪些语义类别的名词充当,需要的时候应该给名词附加哪些语义特征。
- 李琼李志
- 关键词:语义角色语义类别语义特征
- 一种DF—LDA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 2014年
- 首先用DF方法对文本进行特征选择,然后使用LDA建模的方法获取文本主题分布;用降维后的文本主题分布计算文本相似度。这种DF和LDA结合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在考虑到词频信息特征的同时,也考虑了语义信息特征。两次降维不仅降低了算法时间复杂度,而且在文本相似度计算过程中消除了低价值词项的干扰,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DF-LDA算法在Tancrop数据集上F值较LDA方法有了7%的提高。
- 陈利张超李琼
- 关键词:LDA模型降维文本相似度计算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类文本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 2013年
- 文本自动分类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支持向量机是一种解决高维空间模式识别的高效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Mercer核和二又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类文本自动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输入样本空间中非线性可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的自动分类精度。
- 李琼董燕燕
- 关键词:文本自动分类支持向量机二叉树
- 基于记忆回溯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
- 2012年
- 网络舆情指的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事件和关系自身利益的事件所持有的态度、观点、意见的集合。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丰富性以及情绪化的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可以反映出网民的所思所想,为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提供便利条件,但是也为有害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因此,将记忆回溯引入BP学习机制,进行网络心理分析,可以为网络舆情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本文以高校舆情为背景,建立舆情分类体系,建立安全性规则。
- 董燕燕李君李琼
- 关键词:网络舆情
- 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操作系统实验教学
- 2014年
- 计算思维采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重点。针对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性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难以有效结合等问题,提出将计算思维应用于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整实验教学目标、制定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方案,来改善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本教改思路是可行有效的。
- 李琼陈利
- 关键词:计算思维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