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守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页岩
  • 6篇东营凹陷
  • 6篇凹陷
  • 5篇古近系
  • 3篇东营凹陷古近...
  • 3篇页岩油
  • 3篇有机质
  • 3篇沙河街组
  • 3篇泥页岩
  • 3篇盆地
  • 3篇储层
  • 3篇储集
  • 2篇低渗
  • 2篇油气
  • 2篇沙四段
  • 2篇酸化
  • 2篇湖相
  • 2篇混积岩
  • 2篇渤海湾盆地
  • 2篇层理

机构

  • 16篇中国石化胜利...
  • 6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16篇张守鹏
  • 6篇滕建彬
  • 6篇刘惠民
  • 4篇张守鹏
  • 3篇邱隆伟
  • 3篇方正伟
  • 2篇王永诗
  • 2篇张存霞
  • 2篇朱丽鹏
  • 1篇蔡进功
  • 1篇包友书
  • 1篇郝运轻
  • 1篇雷天柱
  • 1篇秦峰
  • 1篇郝雪峰
  • 1篇谢忠怀
  • 1篇张奎华
  • 1篇隋风贵
  • 1篇刘晓峰
  • 1篇傅爱兵

传媒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物质组分对含油性的控制规律被引量:9
2019年
借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储层进行原油赋存状态和物质组分分析。荧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束缚型和游离型沥青分别选择性赋存于泥质纹层、碳酸盐纹层和裂缝内,泥质纹层作为生油的母质仓储,易于富集炭质沥青和沥青质沥青;碳酸盐纹层相对于泥质纹层具有更优越的储集空间,易于富集胶质沥青和油质沥青,更易流动的油质沥青则汇集到裂缝内。研究发现,方解石脉本质上是一种接近于完全充填的裂缝表现形式,总结出4个亮晶方解石脉体的识别标志,其中轴愈合线附近的方解石晶间孔和未愈合缝可以作为油质沥青的运移通道。页岩油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石结构与构造及物质组分,矿物组分差异和有机质热演化是页岩油储集空间和含油性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受此影响,泥页岩储集性表现为:(1)纹层状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2)碳酸盐含量高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3)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
滕建彬滕建彬刘惠民邱隆伟张守鹏张守鹏郝运轻方正伟
关键词:页岩油方解石脉有机质热演化
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层理结构特征及储集性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具有复杂的成分及结构非均质性,对其储集性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页岩油勘探进展。利用岩石薄片分析等资料将研究区以富碳酸盐为特征的泥页岩分为A—J共10种层理结构类型,以B—D类最为发育,所占比例达80%;利用岩石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对泥页岩基质孔隙类型进行观察与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孔隙类型主要有刚性颗粒间孔、有机质及黏土矿物收缩孔和碳酸盐晶间孔。从层理结构类型来看,G,H,B和D类储集性较好,其次为E和F类,A和C类较差,其他类型储集性更差。分析不同类型层理结构泥页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发现:碳酸盐呈泥晶结构的泥页岩,矿物成分对孔隙发育程度具有主导控制作用;碳酸盐呈晶粒结构(包含柱纤结构)的泥页岩,层理结构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较强。根据泥页岩出油井段分析结果,指出下步应以寻找碳酸盐含量为30%~50%的G,H,B和D类层理结构泥页岩为主要勘探方向,优选碳酸盐含量满足上述条件且G和H类层理结构泥页岩层段。
方正伟张守鹏张守鹏张守鹏刘惠民
关键词:泥页岩储集性勘探方向
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研究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营凹陷页岩纹层特征显著,矿物岩石类型复杂,碳酸盐矿物尤其是方解石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镜质组反射率中等;纹层状泥质灰岩孔隙度相对较高;游离相油主要分布在微孔隙与裂缝中。(2)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3 000~3 600 m是孔隙发育演化的关键深度区间,黏土矿物收缩转化、碳酸盐矿物重结晶以及有机质持续生烃、酸性溶蚀等是页岩成岩史中的关键成岩事件,也是页岩成储的重要因素。(3)重结晶可形成解理缝及晶间孔,伴随生排烃过程的溶蚀作用产生碳酸盐矿物内部溶蚀孔,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增加了储层孔隙度。(4)层理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裂缝,其发育与超压及超压引起的渗流力有关,当埋深大于3 000 m时,单纯靠流体超压无法克服上覆岩层压力将裂缝撑开,酸性溶蚀、有机质生烃超压及黏土矿物脱水收缩等成岩事件的继承与匹配,形成更易于流体流动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成为有效的渗流通道和储油空间。
张顺刘惠民王永诗张守鹏张奎华王敏王勇傅爱兵包友书
关键词:古近系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细粒混积岩类型与湖盆演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8
2020年
综合钻井、岩心、薄片和地球化学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混积岩的混积类型、不同类型细粒混积岩的成因、垂向分布以及古湖泊水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混积岩包括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和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等2种混积类型;自下而上主要由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夹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发育段,过渡为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夹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发育段;表明了由潮湿且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明显的深水湖泊,演化为水体较浅、盐度均一且受季节性气候影响不明显的湖泊环境,并建立了高水位早期-高水位中-晚期-低水位期的湖泊演化模式.在湖泊高水位早期阶段的早-中期和高水位中-晚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主要是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在湖泊高水位早期阶段的晚期,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在湖泊低水位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是氧化还原条件.总体上,适量的陆源供给(粘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均小于22%)会促进有机质富集,而过量的陆源碎屑输入以及碳酸盐的快速沉淀都会导致有机质被稀释.
马义权刘惠民张守鹏陆永潮刘晓峰
关键词:沙河街组有机质古气候
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中可溶有机质特征与页岩油“甜点”预测被引量:10
2019年
可溶有机质作为页岩油的重要载体,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对页岩油"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营凹陷沙四段下亚段、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泥页岩样品,对其可溶有机质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进行分析,据可溶有机质含量、族组分及轻质烃含量等特征,确立反映页岩油丰富程度的参数(可溶有机质含量和饱和烃含量)及表征页岩油流动性的参数(流动性指数、轻质烃含量和轻质烃散失量)。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可溶有机质含量与饱和烃含量明显高于沙四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以沙四段上亚段最高;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可溶有机质中流动性指数较沙四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更高,同时沙四段上亚段具有更高的原始轻质烃含量和轻质烃散失量。综合分析认为,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是页岩油有利发育层段,其中以沙四段上亚段最好,是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油"甜点"优选目标区。
何晋译蔡进功雷天柱张守鹏张存霞
关键词:页岩油可溶有机质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的发育机制,开展了储层含气性分析、铸体薄片鉴定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并通过对岩石成岩微观特征分析和定量统计,明确了研究区二叠系盒1段气层段和干层段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孔隙演化的差异性,阐释了成岩圈闭发育机制。结果表明:①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干层段比含气段的石英颗粒体积分数低15%左右,填隙物以方解石胶结物和假杂基为主。干层段主要分布于沿主河道方向的2个沉积中心之间的过渡地带、横向河道边部以及较为孤立的透镜体砂岩中。②研究区成岩圈闭封堵层按照成因差异可划分为钙质胶结交代型和压实压溶硅质胶结型,前者方解石胶结特征显著,在成藏期前(中晚侏罗世—白垩世)达到致密程度;后者颗粒间紧密接触,假杂基化特征显著,表现为“边成藏边致密”,储层致密化和油气充注同时发生。③研究区2类圈闭的形成得益于2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储层致密化-成藏耦合关系,二是中成岩A1期的大规模方解石胶结和高塑性岩屑含量导致的持续减孔效应。该研究成果对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成岩圈闭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徐宁宁王永诗张守鹏邱隆伟张向津林茹
关键词:致密砂岩成岩圈闭成岩相二叠系大牛地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示烃成岩作用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富含有机酸的烃类流体在由泥质烃源岩进入储集层后将发生一系列的示烃成岩反应。研究发现有6类成岩现象与烃类活动密切相关,即酸性烃类流体的溶蚀作用、蒙脱石脱水与伊利石化、碳酸盐矿物的铁离子浸染、沥青—铁核的轨迹、自生高岭石的形成以及耗水、底积碳酸盐胶结层的隔层分布。这些特殊的成岩现象是含油气盆地内特有的标识,对指示油气初次侵入程度、运移的方向与轨迹、工业聚集度以及最终成藏场所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所发现的示烃成岩矿物而建立的"含油气盆地碎屑岩成岩演化规律",对胜利油区复杂油气藏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可为今后含油气区储集层的有效性确定提供借鉴。
张守鹏李博
关键词:成岩作用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古近系湖相细粒混积岩沉积成岩特征被引量:12
2020年
东营凹陷古近系湖相细粒混合沉积岩相类型、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利用岩心观察、薄片、X衍射和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明确了细粒混积岩相类型和沉积成岩特征.研究认为:岩石矿物组分和古生物含量的纵向变化较好地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和混合沉积成因过程,可作为细粒沉积层序四级界面识别标志.泥晶和亮晶方解石经历过显著的碳氧同位素分馏,证实了混积岩中泥晶方解石主要隶属于与甲烷细菌活动生成生物气有关的碳酸盐,透镜状和纹层状亮晶方解石纹层源自脉体方解石充填微裂缝,微裂缝和方解石脉集中形成于早期次干气-生油阶段.阐述了从生烃增压、微裂缝形成、有机质热演化排出有机酸、溶蚀泥晶方解石、方解石重结晶和脉体形成,直至影响临近砂体胶结作用的整个同生演化过程,对中深层页岩油气成藏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滕建彬滕建彬刘惠民张守鹏
关键词:泥页岩混积岩东营凹陷
低渗储层特征及改造对策
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大都埋藏深度大,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压实、压溶、粘土胶结、碳酸盐等化学胶结、矿物晶体次生加大等导致原始孔隙大幅度损失。因此,只有明确低渗储层骨架岩石学特征及胶结物矿物类型和特点,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改造方案...
赵铭海张守鹏滕建彬谢忠怀
关键词:基质酸化岩石学特征
低渗砂岩油层增产增注无返排精细酸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低渗透砂岩油层沉积成岩作用复杂导致的低渗低出油关问题。以岩石结构和成岩序列为视角,解析了低渗透砂岩产油层岩石的"组构要素"(骨架颗粒、填隙物和孔喉结构等)及差异,明确了低渗低产的成因及其控制的试油特点,建立了基于孔喉...
滕建彬方正伟张守鹏王伟庆李博
关键词:低渗透油层增产增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