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生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炎症和氧化应激探讨固本明目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炎症和氧化应激探讨固本明目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到2022年8月海南省眼科医院期间收治的1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固本明目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75例)、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75例)。对比两组疗效、安全性、眼部相关指标、炎症因子、症状评分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泪液分泌试验(SIt)、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更高;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更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更低;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固本明目颗粒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可缓解干眼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徐家窈郑海生陈海燕冼文光欧阳博文
- 关键词:玻璃酸钠滴眼液干眼症炎症氧化应激
- 双氢青蒿素通过ERK12和P38途径抑制缝合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局部滴注双氢青蒿素(DHA)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角膜缝合法建立大鼠CNV模型,用5、10、20 mg/L DHA或生理盐水局部处理角膜,每日4次,连续7 d。观察DHA对缝合诱导CNV的抑制作用;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0 mg/L DHA组和NS组处理后角膜组织中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P38、CD31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VEGF受体(VEGFR)-2、p-ERK1/2、p-P38蛋白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10、20 mg/L DHA组角膜CNV面积显著下降(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20 mg/L DHA可降低缝合诱导CNV p-ERK1/2、p-P38、CD31的表达水平(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NS组相比,20 mg/L DHA显著抑制VEGF、p-VEGFR-2的表达(P<0.05),20 mg/L和10 mg/L DHA均能抑制p-ERK1/2、p-P38表达(均P<0.05)。结论20 mg/L和10 mg/L DHA可明显抑制缝合诱导CNV,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和P38通路有关。
- 徐家窈刘红山郑海生刘俐娜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双氢青蒿素
- 姜黄素纳米粒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示踪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基接枝的壳聚糖衍生物负载姜黄素纳米粒的合成方法及该药物纳米粒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的作用。方法:合成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并分析其性能。将负载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壳聚糖-脱氧胆酸及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作用于hRPE细胞24h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避光培养1、3、5d后二者与hRPE细胞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将姜黄素与壳聚糖-脱氧胆酸混合制成负载药的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为淡黄色;药物从纳米粒中的释放在96h后达到平衡,累积释放药物量为31.6%。异硫氰酸/壳聚糖-脱氧胆酸与hRPE细胞作用1d后,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大部分仍位于近细胞膜的部位;作用3d后,纳米粒逐渐向细胞核会聚,且大部分位于细胞核周围;作用5d后,可看到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已进入细胞核,且纳米粒可能在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有部分降解。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和hRPE细胞作用的关系与壳聚糖-脱氧胆酸大致相同。结论:通过壳聚糖-脱氧胆酸包载的姜黄素纳米粒能持续释放出姜黄素,具有较持久的缓释功能。
- 郑海生蓝育青李芳梁晓茜杨镇朵钟兴武
-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壳聚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变化的分析
- 目的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对眼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2例(64眼)应用Goldmann眼压计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测量眼压。根据血透前房角镜检查分...
- 郑海生钟兴武陈海波
-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眼内压
- 雷珠单抗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澄迈县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8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患眼息肉数分为单息肉组(A组)和多息肉组(B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最佳视力矫正程度明显低于B组,且A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视力矫正有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1、2、3个月,A组中心视网膜厚度低于B组,两组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A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对多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的最佳视力矫正较好,且治疗有效率较高,而对单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的中心视网膜厚度恢复程度较好,因此,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 陈奕富郑海生黄承东陈君
- 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最佳矫正视力
- 羟糖甘滴眼液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被引量:13
- 2020年
- 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BUT、SIT及FL的影响。选择2016年10月至21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术后眼干症患者8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具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换药,1 d后开放点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对照组加以羟糖甘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疗效、BUT、SIT、FL、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UT、SIT及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UT、SIT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干预后两组FL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出现1例(2.33%)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65%)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较单独使用羟糖甘滴眼液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改善BUT、SIT及FL,缓解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李爱玲郑海生庞星星吴丽
-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白内障干眼症
- 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海南省眼科医院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13例(13眼)。方法患者采用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回顾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术后1天、1周和1个月进行视力、验光、眼压等相关检查。主要指标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眼压、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裸眼视力均值(1.58±0.08),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值(0.70±0.11)(t=6.519,P=0.000);术前屈光均值(+10.54±0.35)D,术后1个月屈光均值(+0.73±0.39)D(t=16.284,P=0.000)。平均手术时长(27.92±10.18)分钟。术后低眼压1例,角膜水肿4例,均术后1周恢复。无人工晶状体脱位、虹膜夹持、人工晶状体袢暴露发生。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是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
- 陈运信陈王灵冼文光曾明兵郑海生劳伟梁晓茜金仕远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变化的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对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研究。选取2015年6-9月因慢性肾衰竭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8例(116只眼),应用Goldmann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血透前后的眼压。根据血透前房角镜检查将患者分为窄角组、宽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采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窄角组(22只眼)及虹膜新生血管组(3只眼)血透后眼压较血透前升高,其中虹膜新生血管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0.159,P均〈0.01);宽角组(91只眼)透析后眼压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6,P〉O.05)。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在血透后较血透前显著降低(t=10.205、12.536,P均〈0.01),白蛋白则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1)。结论血液透析可致窄房角及有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眼压不同程度升高,可能与血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对需进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眼部情况的评估,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血透对患者视功能的损伤。
- 郑海生吴悠钟兴武陈海波李刚
- 关键词:血液透析眼内压慢性肾衰竭
- 信号素蛋白3A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轴索导向分子信号素蛋白3A(SEMA3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si-SEMA3A组(建立DR模型后,双眼玻璃体内注射病毒滴度为1×10^(9)IU/mL的SEMA3A-si RNA慢病毒10μL)、si-SEMA3A+DAPT组[建立DR模型后,双眼玻璃体内注射病毒滴度为1×10^(9)IU/mL的SEMA3A-siRNA慢病毒10μL和浓度为10μmol/L的Notch1通路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10μL],每组10只。各组处理12周后取样,采用SEMA3A和RGC标志物POU结构域转录因子3a(Brn3a)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EMA3A蛋白的表达定位;H-E染色检测大鼠RGC密度,TUNEL染色检测大鼠RGC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EMA3A、Notch1及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确定SEMA3A在大鼠RGC中特异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RGC密度较低(P<0.05);si-SEMA3A组大鼠的RGC密度大于模型组和si-SEMA3A+DAPT组(P均<0.05)。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未检测到TUNEL阳性RGC,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UNEL阳性RGC较多,RGC凋亡率为(49.55±7.82)%;与模型组比较,si-SEMA3A组大鼠RGC凋亡率较低(P<0.05),而si-SEMA3A+DAPT组大鼠RGC凋亡率高于si-SEMA3A组(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tch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si-SEMA3A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降低,Notch1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si-SEMA3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高于si-SEMA3A组,Notch1表达水平低于si-SEMA3A组(P均<0.05)。结论 SEMA3A可
- 徐家窈郑海生陈海燕冼文光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节细胞细胞凋亡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变化及机制分析。方法:选取因慢性肾衰竭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8例(116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应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及用眼前段OCT检测房角开放距离。根据血透前房角镜检查分为窄角组、宽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采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窄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透析后眼压较透析前升高,其中虹膜新生血管组升高显著;宽角组透析后眼压则无明显升高。血透后房角开放距离较血透前变小。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在血透后较血透前显著降低,而白蛋白血透后增高。结论:血液透析可致窄房角及有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眼压不同程度升高,可能与房水流出通路阻力增加及血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的改变有关。故对需进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透前眼部情况的评估,减少血透对患者视功能的损伤。
- 郑海生钟兴武陈海波邢健强史贻玉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眼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