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师贤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口腔
  • 2篇门诊
  • 2篇就诊流程
  • 2篇护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虚拟仿真技术
  • 1篇虚实结合
  • 1篇源性
  • 1篇肢体
  • 1篇生理学
  • 1篇腔内
  • 1篇外源
  • 1篇外源性
  • 1篇下颌
  • 1篇门诊护士
  • 1篇内科
  • 1篇内科患者
  • 1篇解剖生理学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师贤
  • 2篇卢兆杰
  • 2篇林捷
  • 2篇张玉英
  • 1篇牛刚
  • 1篇陈伟辉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源性Hedgehog抑制剂诱导小鼠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模型建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Hedgehog抑制剂(GDC-0449)在胚胎发育期间对胎鼠的致畸作用,建立GDC-0449诱导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将27只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给药组,每组3只.8个给药组分别在胚胎发育的不同时间点,胚胎8.5 d(embryonic day 8.5,E8.5)、E9.5、E10.5、E11.5、E12.5、E13.5、E14.5及E15.5给予孕鼠单次灌胃150 mg/kg GDC-0449,于E16.5获取孕鼠胚胎,通过体视镜和HE染色观察胎鼠的颅面部和四肢的畸形情况,从中选取与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综合征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给药组为最佳给药组.确定最佳给药组后重新取6只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最佳给药组,每组3只,于E18.5取孕鼠胚胎,通过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和微型CT观察小鼠全身骨骼的发育情况.结果 E8.5、E13.5、E14.5、E15.5给药组胎鼠未见明显畸形,E11.5、E12.5给药组中出现较高比例的腭裂和舌体呈三角形.E9.5、E10.5给药组中发现胎鼠颅面形态发育异常,包括颅顶部发育异常、小下颌、舌体畸形,部分伴有腭裂与第一磨牙缺失,而且还伴发缺指(趾)畸形,与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极相似.E9.5给药组胎鼠的致死率[48%(20/42)]相对较高,因此选择E10.5给药组构建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的动物模型较理想.结论 在E10.5以150 mg/kg GDC-0449灌胃方式诱导胎鼠腭裂、小舌、小下颌及缺指(趾)畸形,是研究口下颌-肢体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一种较理想的模型.
蒋远晶茅传青赖永圳翁云鹏张师贤陈伟辉
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4年
在口腔医学的基础课程中,口腔解剖生理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详细阐述了牙齿、颅面及颈部等区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这些知识对于口腔临床的各个专科都是至关重要的。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将计算机虚拟教学内容与口腔解剖生理学实物相结合。文章结合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教学的情况,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在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必然性作一介绍,最后综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对于改进教学手段、扩展课程内容的多维度发展的影响,以期提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张师贤林心怡丁祺鹏姚孟均曹致铭郑昕睿牛刚
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虚实结合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拓展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站功能在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拓展口腔科门诊护士站功能对各诊疗类别患者门诊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按受试者入选标准筛选300例口腔科门诊患者,按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三种口腔门诊常见的治疗类别和两种导诊方式(传统导诊方式和拓展门诊护士工作站导诊方式)组合成6组,每组50例。记录患者的等候时间。结果 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6组的等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修复科传统导诊方式组等候时间最长(15.0分钟),口腔外科拓展门诊护士工作站导诊方式组等候时间最短(5.0分钟)。口腔内科和口腔修复科两种导诊方式的等候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外科两种导诊方式的等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展口腔科门诊护理站导诊方式可缩短口腔内科和口腔修复科患者门诊等候时间。
张玉英卢兆杰张师贤林捷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就诊流程
门诊护士站关于优化口腔内科患者就诊流程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门诊护士站优化就诊流程对口腔内科患者等候时间和诊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受试者入选标准的200例口腔内科患者按常见分类(初诊与复诊)和两种就诊流程(传统就诊流程和加入门诊护士站优化的新就诊流程)组合成4组,每组50例,记录患者的等候时间和诊治时间。结果口腔内科传统流程组初诊平均等候时间最长(26.60分钟),复诊加入门诊护士站流程组平均等候时间最短(12.20分钟),初诊和复诊的两种就诊流程等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者的两种就诊流程诊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诊患者的两种就诊流程诊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士站优化的患者就诊流程可缩短口腔内科患者的等候时间。
张玉英卢兆杰张师贤林捷
关键词:口腔内科就诊流程护士工作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