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固定修复体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分析固定修复体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生的原因。方法:选择固定修复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1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在5349例患牙中,356例(6.66%)发生不良反应。单因素分析示不同牙位(P=0.034)及隐裂情况(P<0.00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牙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有关(P=0.057)。多因素分析示有隐裂为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OR=2.610),根管治疗则为保护因素(OR=0.746)。结论:固定修复体修复后,牙位及基牙牙髓情况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隐裂的存在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 高静刘畅郑清明朱卓立
- 关键词:固定修复体
- 四川省《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跟踪评价调查
- 2016年
- 目的了解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在四川省实施的情况和相关人员对该标准的评价,为进一步实施及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4年采用多阶段抽样对四川省成都等15个市3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5.1%的调查对象表示知晓《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影响知晓率的因素中,学历因素、企业规模对调查对象知晓情况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知晓该标准的调查对象中,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对该标准的整体评价不同,85.2%的调查对象表示对该标准非常满意,82.3%认为该标准整体可操作性较好,83.9%认为该标准整体合理,82.2%认为该标准的问答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结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在四川省整体实施情况较好,但通过跟踪评价发现,在具体应用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标准宣贯,且宣贯重点应向学历偏低的人员、企业规模偏小的单位倾斜;在实施过程上级部门应加强对下级部门的指导工作,同时要优化完善标准的内容。
- 陈修闯李磊佟丽刘晓中杜宝全刘畅周玉锦张强
- 关键词:食品安全污染物限量
- 四川省2012~2014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对四川省2012-2014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促进儿科合理用药,为儿科药物遴选提供基础。方法 数据选取2012-2014年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数据库中0-18岁患者信息,对其3年变化趋势、人口学特征、用药信息、不良反应表现〔按器官系统分类(system organ class,SOC)〕及其转归进行描述及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四川省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性别构成上男性(7 709例,56.40%)多于女性(5 932例,43.40%);年龄构成上学龄前儿童发生数量最多(5 928例,43.37%)。最常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8 492例,62.13%),最常见表现为皮肤系统及其附件损害(7 510例,55.10%)。严重不良反应267例,发生率为1.95%,其中最多表现为全身性损害(120例,44.94%)。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结局以痊愈、好转为主(13 515例,98.87%),但亦有死亡病例(5例,0.04%)。结论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多出现于5岁以下儿童、静脉滴注给药,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与一般不良反应有差异,需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 刘畅彭丹兰姗张强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