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肠CT造影对肠管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行小肠CT造影(MSCTE)对肠管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例临床可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进行肠道准备之后,分时段口服等渗甘露醇2000mL,采用0.62mm层厚及智能触发技术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期三期全腹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分析诊断。病例经手术、内镜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在16例中,小肠CT造影存在明确出血且与临床诊断出血部位一致8例,其中包括空肠出血3例,回肠出血2例,回盲部出血1例,升结肠出血1例,内痔出血1例;包括1例活动性出血;另有明确诊断出血原因4例,其中包括憩室出血1例,消化道间质瘤出血1例,小肠淋巴瘤出血1例及内痔1例,憩室出血经结肠镜证实,消化道间质瘤及小肠淋巴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CT造影诊断存在出血,但出血部位与临床诊断不符1例。小肠CT造影与临床检查均未发现明确出血1例。小肠CT造影未发现明确出血灶,但临床证实出血6例。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行小肠CT造影检查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有一定价值。
- 于洋蒋涛王艳柳建唐宏斌杨淑兰张红培李敏梁璐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王艳刘宇宏
- 关键词:肝硬化血小板
- 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1-7月,对北京朝阳医院临床怀疑小肠病变的53例患者(男/女=22/33例,中位年龄61岁),行磁共振小肠造影(MRE),评价MRE发现及诊断小肠病变的价值,同时对比分析MRE与胶囊内镜发现及诊断病灶的价值.结果 53例患者均完成MRE检查,MRE发现小肠异常31例.45例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异常30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MRE发现小肠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90%,MRE诊断小肠病灶的曲线下面积为72.9%.MRE和胶囊内镜在发现小肠疾病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x2=28.800,P =0.000).结论 MRE对于小肠病变的发现很敏感,并有良好的正确诊断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龚翔蒋涛刘敏于洋王艳姜桦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小肠
- 肝移植术后纤维淤胆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2006年
- 王艳吴东方郝建宇
- 关键词:纤维淤胆性肝炎临床病理特征肝移植术暴发性肝衰竭FHF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PHG的关系,探讨PHG发生的机制及其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4月~2005年3月间296例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6例肝硬化行胃镜检查,共检出PHG176例(60%);其中因PHG出血98例(34%),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61例(55%),溃疡出血37例(13%)。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PHG发生率高是肝硬化合并出血的重要原因。
- 王艳王月增张谨芬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双气囊内镜检查并发重症胰腺炎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患者男,34岁,间断便血2年。2005年行胃镜及肠镜、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07年11月因大量暗红色血便3d就诊,排多次暗红色稀水样便,无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入院查体除肠鸣音活跃外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70g/L;血沉15mm/h;便常规示棕稀便,潜血阳性。入院当天行急诊肠镜检查示结肠内较多暗红色液体,未见明显出血灶。第3天复查肠镜、第4天行腹腔CT均未见异常,第10天行胶囊内镜示空肠及回肠黏膜表面见咖啡样物附着,未见明显出血灶。第15天在静脉麻醉的条件下行双气囊内镜(DBE)检查:经口顺行进镜2h到达空肠末段,用亚甲蓝行黏膜标记,
- 王艳刘宇宏尚占民郝建宇
- 关键词:内镜检查重症胰腺炎气囊并发全消化道造影回肠黏膜
-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被引量:12
- 2010年
- 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为小肠无创性、可视化性检查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小肠出血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占一定比例,胶囊内镜的应用使小肠疾病及出血的诊断率得到很大提高。但胶囊内镜在确定病变具体位置和鉴别病变性质上有待完善。
- 王艳郝建宇
- 关键词: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