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炎症反应程度。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的肿瘤定位时间、手术时间无差异,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持续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反应:观察组患者IL-1β、IL-8β、CRP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陈旭辉关养时刘丹方圆安文伟
-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炎症反应
- 3D重建技术(三维可视化)在低位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重建技术(三维可视化)在低位直肠癌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行低位直肠癌手术的24例患者,均采用3D重建技术评估手术。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未采用3D重建技术的30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常规CT检查后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结果分析直肠盆腔解剖,进行手术规划及模拟手术,确定手术方案。在3D重建(三维可视化)的指导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Miles)手术。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手术均与术前手术规划一致。观察组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对照组2例因显露不佳、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1例,其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2例,尿潴留2例,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3例,其中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3例,尿潴留2例,切口感染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5.8%,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69)。结论3D重建技术(三维可视化)可缩短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并未增加患者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有利于术前规划手术方案,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
- 江燕飞张波刘苏方圆陈旭辉李海军
- 关键词:3D重建三维可视化术前评估
- 全腔镜与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对比全腔镜(CE)与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式(EASIO)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患者2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9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E组(n=95)和EASIO组(n=144)。另40例接受甲状旁腺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E组(n=5)和EASIO组(n=35)。对比CE及EASIO术式在甲状腺病症中的手术相关指标,CE及EASIO术式应用于甲状腺病症的术后结果,以及CE及EASIO术式应用于甲状旁腺的情况。结果关于甲状腺病症,CE组的女性比例、腺瘤或单侧腺叶切除者比例、甲状腺体积、结节最长径、腺瘤或腺叶切除时间、双叶次全切或全切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EASIO组,而年龄、双叶次全切或全切比例均显著低于EASI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的前胸不适比例、VAS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的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EASI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甲状旁腺病症,CE组的年龄显著低于EASIO组,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EASI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CE及EASIO术式治疗各有优劣势,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自身要求,制订最佳手术方案。
- 陈旭辉关养时安文伟刘丹江燕飞方圆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优劣势
- 中期因子、VEGF及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89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同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K、VEGF和MMP-2表达。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两种组织中MK、VEGF及MMP-2阳性表达率以及与临床特征关系比较使用χ2检验,三者的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直肠癌组织MK、VEGF及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83.2%和89.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Duke分期C-D期患者MK、VEGF及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4%、93.4%和96.7%,明显高于A-B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K、VEGF及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6%、93.6%和97.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MK、VEGF及MMP-2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组织分化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MK表达与MMP-2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74和0.406,P<0.05)。结论 MK、VEGF及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 关养时陈旭辉李铭强
- 关键词: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质金属蛋白酶2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降低正常阑尾切除率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降低正常阑尾切除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 1 7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病例中 ,正常阑尾 1 1例 ,经用腹腔镜探查 ,进行诊治。结果 除 2例中转开腹 ,其余病例经腹腔镜一并处理获痊愈 ,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平均住院时间 3~ 5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微创性 ,其详细彻底的探查 ,更是开放手术难以做到的。对于诊断尚有疑问的病例 ,本术式可以避免因其他疾病而漏诊。
- 黄原罗健刘坤陈旭辉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胆囊结石所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被引量:44
- 2017年
- 探讨胆囊结石所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回顾分析137例胆囊结石所致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分为两组:73例早期LC者作为A组,其中,42例轻中症ABP在发病72 h内行LC(A1组),31例重症ABP在发病72 h^2周内手术(A 2组);64例延期LC为B组,其中,39例轻中症ABP在发病72 h后行LC(B1组),25例重症ABP在发病2周后手术(B2组)。对比各组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显示,MAP患者中,A1组的住院时间较B1组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ST+ALT)水平、AKP水平、ABP复发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中,B2组的住院时间较A2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ABP复发率较A2组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早期(发病72 h内)LC治疗胆囊结石所致轻中度ABP安全可行,但对于重症ABP患者宜在发病2周后手术。
- 陈旭辉关养时安文伟江燕飞李海军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
- 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抽取2004年9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6±26.13)ml、(116.24±15.81)min、(8.52±1.6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IL、AST分别为(51.24±3.64)、(110.70±10.55)U/L,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能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陈旭辉关养时刘丹方圆安文伟
- 关键词:手术肝功能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检查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标本中ER、PR阳性表达率。结果研究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88.9%比55.6%、83.3%比61.1%,均P<0.05)。研究组中,女性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男性,淋巴结未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PR的表达有一定的临床意义,ER、PR的表达可以作为区分恶性与良性肿瘤的临床指标之一,患者的性别对于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是一个辅助检查的指标。
- 关养时陈旭辉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 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自胃肠壁最常见的一种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具有特殊性。为探讨其临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32例GIST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关养时陈旭辉李铭强方锡明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免疫组化分析GIST胃肠壁
- 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个体化治疗方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所行手术的不同分成A组(n=44)、B组(n=30)和C组(n=19)三组。A组给予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B组予以胆总管交界处切开探查取石术,C组则给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比对三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术程、出血量、住院时间、总费用等。结果 1 A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3.3±10.4)min、(70.3±32.1)m L和(4.2±1.1)d,明显低于B组的(125.5±20.3)min、(87.9±34.2)m L、(7.2±1.6)d与C组的(159.7±24.5)min、(121.3±37.3)m L和(8.0±1.6)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费用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均获得100.0%手术成功率,无一例中途变换治疗方案;术后A组无胆漏及创口感染情况发生,B组胆漏2例(6.7%),创口感染5例(16.7%),并发症发生率为23.3%,C组胆漏2例(10.5%),创口感染5例(26.3%),并发症发生率为36.8%,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A、B两组均无结石复发情况发生,C组复发1例(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应根据自身病症情况选取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
- 陈旭辉关养时安文伟刘丹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