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锋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不同手术模式治疗食管胸中下段鳞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国内外针对食管胸中下段鳞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手术模式在手术创伤、恢复和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差异。方法:59例食管胸中下段鳞癌患者接受食管癌切除手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患者被分为3个研究组:右胸...
- 吴楠阎石陈晋峰郑庆锋王嘉吕超王宇昭张力建杨跃
- 关键词:鳞癌淋巴结清扫
- 文献传递
-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不利于术后恢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与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根据1996年1月~200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胸外二科手术治疗的1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别就术前、术后空腹血糖水平记录以及术后并发症记录,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明显多于术前,分别为115例及38例;(2)患者术前血糖空腹水平的升高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统计学关联;(3)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术后严重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不利于术后恢复,术后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可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郑庆锋姚震旦李少雷吴楠陈晋峰张力建杨跃
-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术后恢复
- 国际肺癌研究会07版肺癌分期方案的应用
- 目的:比较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于1997年公布的第6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方案(以下简称第6版方案),与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2007年提出的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修改方案(以下...
- 王嘉吴楠郑庆锋冯源阎石杨跃
- 关键词:生存期分析非小细胞肺癌
- 文献传递
-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肺癌病人手术治疗特点及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总结222例年龄≥70岁接受肺切除手术的老年肺癌病人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纳入1组,仅出现一般并发症的病人则纳入Ⅱ组,无并发症发生的病人纳入Ⅲ组。定义A1组=Ⅰ组+Ⅱ组,B1组=Ⅲ组,A2组=Ⅰ组、B2组=Ⅱ组+Ⅲ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在A1组与B1组间、A2组与B2组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前161例病人合并其他疾病(72.5%)。手术方式以单肺叶切除为主(64.9%),中位淋巴结清扫数为14个(0~57个)。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3.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3.5%,围手术期死亡1.8%(4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体重下降(P=0.020)、ASA分级(P〈0.001)、MVV(%预测值)(P=0.020)和淋巴结清扫数(P=0.004);影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SA分级(P=0.003)、MVV(%预测值)(P=0.018)和肿瘤位置(P=0.007)。结论重视术前体重下降及术中淋巴结清扫对70岁以上老年肺癌病人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对术前高ASA分级、低MVV(%预测值)水平以及肿瘤为中心型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病人应特别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降低手术风险。
- 王宇昭吴楠陈晋峰郑庆锋冯源王嘉吕超阎石张力建杨跃
- 关键词:肺肿瘤手术后并发症老年人
- BHD基因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 目的:了解BHD基因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部位及研究其在影响肺癌细胞转移、运动方面的作用。方法:制备BHD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肺腺癌细胞,研究Folliculin蛋白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位置;筛选sRNAi片段,选取有效抑制片段...
- 王嘉吴楠郑庆锋杨跃
- 关键词:FOLLICULIN免疫荧光TRANSWELL
- 文献传递
- TRA16在NSCLC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 背景与目的: TRA16(testicular orphan receptor 4 associated protein,睾丸激素孤核受体4相关蛋白)是一种与 TR4(testicular orphan receptor...
- 郑庆锋董彬孙宇杜红熊宏超吴楠陈晋峰孙璐鄂洁李吉友季加孚杨跃
- 文献传递
- 分检肺段及亚段淋巴结对肺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影响
- 吴楠阎石郑庆锋吕超王宇昭王嘉杨跃
-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
- 术中鼻空肠营养管置入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食管癌手术需良好的营养支持,而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术式,在手术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我科2007年5月10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
- 冯源吴楠陈晋峰熊宏超郑庆锋阎石吕超杨跃
- 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食管癌手术管状胃
- 文献传递
- 不同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在手术创伤、恢复和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差异。方法59例食管中下段癌病人接受食管癌切除手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被分为3组:右胸、腹两切口手术组(两切组),右胸、腹、左颈三切口手术组(三切组)及左胸入路手术组(左胸组)。收集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两切组、三切组和左胸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间、体液丢失总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0.641和0.355)。3组的淋巴结清扫中位总数分别为22.5(11~39)枚、26(14—56)枚和17(7~44)枚(P=0.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10(5—26)枚、12(4~32)枚和8(3—19)枚(P=0.021)。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食管中、下段癌淋巴结最常转移部位依次为贲门周、中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等。经右胸食管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更广。结论在创伤和整体恢复方面,左胸手术和右胸手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右胸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由于食管中下段癌的淋巴结转移范围广泛,应该进行更认真、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工作,以期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 吴楠阎石陈晋峰郑庆锋王嘉吕超王宇昭张力建杨跃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外科手术淋巴结切除术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分析
- 2009年
-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获得区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及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应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CM10及SELDI—TOF—MS技术检测84例肺癌患者血清中蛋白的相对含量(其中NO、NI、N2患者分别为35例、19例和30例),从淋巴结转移(NO组对比N1+N2组)和纵隔淋巴结转移(NO+N1组对比N2组)两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随机抽取50例构建的模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组病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26/27)和95.7%(22/23),同时进行盲法验证;随后将15例病理确认第10至14站淋巴结均无转移的NO病例与4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N1+N2)对比构建模型,预测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别为77.6%和93.3%,其中相对分子质量6682等6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而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模型的灵敏度为80.0%(24/30),特异度为77.8%(42/54)。结论SELDI—TOF—MS技术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应用价值,而该诊断模型以及与转移相关的蛋白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吕超沈靖吴楠郑庆锋王嘉阎石冯源杨跃
- 关键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