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欣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皮内针
  • 3篇干预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静脉瘘
  • 1篇血压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干预
  • 1篇营养状态
  • 1篇症状
  • 1篇失眠
  • 1篇失眠症
  • 1篇失眠症状
  • 1篇通脉
  • 1篇通脉散

机构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杨欣
  • 3篇宫雪梅
  • 3篇周微
  • 2篇张松兴
  • 2篇周微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皮内针干预在血液透析合并便秘患者中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皮内针干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便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室行MHD并伴有便秘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23)和B组(n=24)。两组均行西医常规治疗,而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麻仁润肠丸,早晚各1丸;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内针干预治疗,疗程4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变化,评价皮内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 B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为75.0%(18/24),显著高于A组的43.5%(1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皮内针疗法能够帮助缓解MHD患者的便秘症状,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杨欣周微蒋娜张松兴
关键词:皮内针血液透析便秘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干预对干体质量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评价营养状态干预对血液透析(HD)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干预组进行12周的营养状态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传教育。2组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及12周后,分别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和患者干体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干体质量控制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连续性、个体化的营养状态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干体质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欣宫雪梅周微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干预干体质量
皮内针干预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皮内针干预治疗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行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皮内针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血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中2例患者失访,B组中3例患者失访。B组血压达标率为40.7%(11/28),显著高于A组的14.8%(4/2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透析和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皮内针疗法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从而提高血压达标率。
杨欣周微宫雪梅张松兴
关键词:皮内针血液透析高血压
通脉散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通脉散湿敷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不足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流量下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通脉散外敷法)15例与对照组(喜疗妥局部热敷法)15例。治疗10 d后通过对内瘘泵控检查方法和听诊、触诊血管杂音增强判断血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改善瘘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散湿敷法能改善瘘管狭管、增加血流量、软化硬结,对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泵控血流量不足效果优于喜疗妥局部涂擦法。
杨欣宫雪梅周微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通脉散喜疗妥
皮内针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状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皮内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合并失眠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在正常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皮内针干预,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价皮内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治疗前患者的PSQI积分为(14.39±3.06)分,治疗后降低为(7.43±4.7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70.0%(21/30)。结论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采用皮内针疗法,可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症状。
杨欣周微李一凡张松兴
关键词:皮内针血液透析失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