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含夷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芝加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清华简
  • 3篇周易
  • 2篇诗经
  • 2篇竹简
  • 1篇宇文所安
  • 1篇原作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代
  • 1篇战国竹简
  • 1篇尚书
  • 1篇失传
  • 1篇释法
  • 1篇周代
  • 1篇竹书
  • 1篇竹书纪年
  • 1篇主题
  • 1篇左传
  • 1篇爻辞
  • 1篇卦爻
  • 1篇卦爻辞

机构

  • 8篇芝加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州...

作者

  • 8篇夏含夷

传媒

  • 3篇文史哲
  • 2篇周易研究
  • 2篇出土文献
  • 1篇中国学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被引量:1
2000年
因为今天我在这里所能掌握的时间太少,我想请各位多多包涵,特别是小组发言人多多包涵,原谅我不再就你们提交的论文一一做出评论。在各位事先写好我已拜读过的论文中有四大主题。它们不只是凭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始材料讲话,而且也超出这些材料,就小组议题,即“早期中国哲学”的各方面做重新思考。
夏含夷
关键词:主题
全文增补中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兼论周代习贞习惯与《周易》卦爻辞的形成被引量:14
2010年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夏含夷
关键词:周易
出土文献与《诗经》口头和书写性质问题的争议被引量:11
2020年
西方学者多有论证《诗经》产生于口述文化环境中,认为在《诗》的创作和传授过程中,书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然而,最近出土的几种《诗经》及与《诗经》有关的早期写本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一些写本以及其他出土文字数据,论证了书写在《诗经》早期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夏含夷孙夏夏(译)蒋文(校)
关键词:《诗经》清华简宇文所安
再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真实性——答叶翰教授
2024年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是从香港地区古董市场买回来的盗掘品,因此其真伪一直是中国国内外辩论的问题。最近慕尼黑大学叶翰教授做了题作《以文本方法论清华简〈系年〉的真伪问题》的长篇论文,表面上是对尤锐作《出土周史:〈系年〉竹书与早期中国史学》的书评,但是论文主要目的是利用所谓“文本方法”论证清华简《*系年》是伪造的。我既不同意叶翰教授的结论,也不同意他的方法。相反,我提出要考察写本的真伪最佳证据是当该文献公开发表之后出现的新证据与之相合。除了清华简整体的证据诸如简背划痕和《*越公其事》与2020年从枣林铺纸厂M46出土的《*吴王夫差起师伐越》的相似性以外,我还指出,《*系年》第17和18两章提到“晋庄平公”,这个名称在传世文献从来未见,但是在2023年秦家嘴1093号墓出土了一篇文献也载有这个名称,说明《*系年》的用法完全可靠,不可能是2008年以前的伪作者所知。因此,《*系年》无疑是真实的战国时代的文献。
夏含夷
关键词:清华简战国时代《系年》
《竹书纪年》和夏代编年:我对历史方法的反思
2019年
倪德卫通过重构《竹书纪年》的原始文本,重建了一整套夏代编年。他的重构包括对夏代君主之间的间隔和末代君主桀的真实性等问题的异常复杂的论证,但没有任何文献支持此说,倪德卫在这一重构上是师心自用。倪德卫关于夏代纪年的假说仍然是假说,不管其如何"前后一致",这种连贯性无法达到证实它的高度。新的《竹书纪年》简文出土的可能性,或许都大于依据现有文本令人信服地重建《竹书纪年》原始文本的可能性。
夏含夷程羽黑(译)
关键词:竹书纪年夏代编年
是筮法还是释法--由清华简《筮法》重新考虑《左传》筮例被引量:2
2015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作者对《左传》筮例的"某卦之某卦"用法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与传统说法以"之"当作动词,理解为"往","某卦之某卦"指筮法得出来的变卦不同,提出了"之"是一般所属虚词,意思相当于白话文的"的","某卦之某卦"只是指定第一个卦的某一爻。在2013年,《周易研究》发表了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原女士的文章,对新的筮法说法提出激烈抗议。本文针对高文所提出意见作回答,指出所提意见都围绕古人怎样理解与解释《周易》筮法所遇到的结果,而并不说明筮法本身怎样产出结果。本文又根据新出清华竹简《筮法》提出古代筮法不仅只有一种做法而已。中国先秦时代应该有几种不同的筮法,这些筮法之间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有的可能彼此矛盾。
夏含夷
关键词:周易筮法左传
翻译中国经典文献的三点心得
2024年
透过作者自身已出版的相关译作,在翻译中国经典文献时,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连的方面需要关注,那就是词源、古文字和声韵。结合《老子》《周易》《礼记·缁衣》《诗经》等文本的翻译可见,词源既包括中文原文字词的出处,也包括作为目标语言的英文文字的词源。古文字问题则只限于古汉语;就文中的举例而言,这一方面还时常涉及新出土的早期中国文字材料。关于声韵,翻译时至少应当尝试模仿原文文字的发音。当然,英文与中文的发音不可能一模一样,并不需要照搬原文的韵律,然而模仿原文的节奏经常会有助于翻译。
夏含夷叶芊(译)
关键词:老子周易诗经翻译
一篇可能失传的经典:《摄命》被引量:2
2021年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捌)》中收录了一篇整理者题为《摄命》的竹书,整理者认为该篇竹书即是古文《尚书•冏命》篇的原作。本文旨在对此论点进行评估,并通篇翻译全文。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该篇竹书对现有西周史研究可能产生的史学影响,以及该篇竹书从成篇(可能早在公元前9世纪)到抄成(约公元前4世纪)的实际流传过程。
夏含夷李纪言(译)石从斌(译)杜清雨(译)李举创(译)杨蕙旬(译)
关键词:西周金文原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