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亚平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表皮
  • 5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睾丸
  • 2篇原位
  • 2篇原位表达
  • 2篇肾缺血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小鼠睾丸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肝内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增殖
  • 1篇脂质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

  • 8篇孙亚平
  • 6篇严缘昌
  • 3篇汪永清
  • 3篇张尚权
  • 2篇成令忠
  • 2篇孙亚平
  • 2篇廖履坦
  • 1篇顾云娣
  • 1篇刘银坤
  • 1篇袁金辉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7
  • 3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抗CD_3双功能抗体的制备及细胞毒的研究
1997年
制备抗EGF┐R与抗CD3双功能单克隆抗体及其细胞毒的研究方法通过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双功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Et22,并了解其与IL┐2联合体外激活PBLs细胞对A431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IL┐2激活的PBLs和未经IL┐2刺激培养的PBLs对靶细胞A431的杀伤活性,效靶比为20∶1的条件下,杀伤率分别为49%,17%。Et22双功能抗体介导IL┐2激活的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A431)为75%。
张尚权袁金辉赵峰孙亚平董琦严缘昌
关键词:双功能抗体
转化生长因子 β_1 在大鼠肝内的原位表达被引量:7
1997年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用TGFβ1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TGFβ1在大鼠胎肝、正常成年肝、再生肝和癌变肝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成年大鼠肝的大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大鼠胎肝的少量血窦内皮细胞表达TGFβ1,出生后表达逐渐增强,至生后30d的表达水平同成年肝。肝大部分切除后1~2d,血窦内皮细胞TGFβ1表达增强,于大部切除后10d恢复正常水平。肝癌早、中期,内皮细胞TGFβ1表达增强;中、后期,只有少量肝癌细胞表达TGFβ1。结果提示:大鼠肝在胚胎期、生长发育期、成年期和再生期TGFβ1的表达变化,有利于肝细胞增殖活动的调节和相对稳定。大鼠肝癌诱发期TGFβ1表达未能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肝癌细胞表面TGFβ1受体的改变和TGFβ1前体激活机制的丧失有关。
孙亚平汪永清孙亚平汪永清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增殖抑制因子抗血清的制备及其肝内原位表达
1996年
用90%纯度的肝细胞增殖抑制因子(HPI)制备了效价为1∶32的兔抗鼠HPI抗血清,并检测了HPI在肝内的原位表达。结果表明,正常成年大鼠、兔和豚鼠肝细胞均表达HPI,肝小叶中央带肝细胞表达尤强,非肝细胞无HPI表达。胎鼠和新生鼠肝细胞及非肝细胞无HPI表达。肾内各处结构和细胞也无HPI表达。在肝大部切除后1~2d,肝细胞无HPI表达,4d后呈弱阳性表达并逐渐增强,至10d时达正常成年鼠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中,转化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无HPI表达。研究结果提示。
孙亚平孙亚平成令忠刘银坤顾云娣严缘昌
关键词:肝细胞抗血清原位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人睾丸中的表达被引量:10
1996年
为了解人睾丸是否产生EGF及其细胞定位,本实验应用鼠抗人EGF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胚、正常成人、隐睾和精原细胞癌患者睾丸的EGF表达和变化。免疫组化分析的结果表明:(1)26周人胚睾丸间质细胞呈EGF弱阳性反应。(2)正常成年男性睾丸的多数间质细胞是EGF强阳性染色,部分精原细胞和个别曲细精管周边的肌样细胞是EGF阳性染色。睾丸支持细胞未见明显阳性反应。(3)隐睾组织整体水平上的EGF阳性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尽管在个别区域出现聚积的间质细胞团,其中部分间质细胞呈EGF强阳性染色,部分间质细胞反应较弱。(4)恶性增生的精原细胞是EGF强阳性表达。上述结果证明:人睾丸是可以产生EGF的,间质细胞是其主要的EGF分泌细胞。隐睾组织中表达EGF的间质细胞减少,提示隐睾症的生精障碍可能与EGF的表达减少有关。
孙亚平严缘昌张美兰董琦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睾丸
肾缺血再灌流过程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防治被引量:17
1996年
探讨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选用大鼠一侧肾切除,对侧肾缺血60分钟动物模型,观察再灌流前,再灌流后15分钟,24小时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包括总SOD、锰SOD和铜锌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TAD)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60分钟肾缺血和再灌流可致肾组织中三种SOD活性呈进行性显著降低,再灌流15分钟、24小时肾组织中MDA含量呈进行性显著增高。给TAD能显著减轻肾组织中MDA含量的增高,但对降低的SOD无影响。结果提示:肾缺血和再灌流可造成肾组织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降低,肾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TAD能显著减轻肾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可能是肾脂质过氧化进行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汪永清廖履坦孙亚平
关键词:肾缺血过氧化脂质谷胱甘肽丙二醛
表皮生长因子对肾缺血再灌流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探讨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修复过程中颌下腺、胰腺、肾脏产生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大鼠右肾切除、左肾缺血60min继之再灌流不同时间模型,观察颌下腺切除后对肾功能和形态恢复的影响。用免疫组化和WestermBlot方法观察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修复过程中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胰腺、颌下腺、肾脏和血清EGF以及肾组织EGF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颌下腺切除后,损伤后的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结构恢复到正常的时间明显延长。PCNA免疫组化显示,60min肾缺血再灌流24h出现再生,再灌流3d再生修复达到高峰,再灌流7d基本消失。与此相对应,颌下腺、胰腺在再灌流1、3d时EGF表达明显增强,血清EGF含量增多,肾组织EGFR表达明显增强;再灌流7d时,颌下腺、胰腺EGF表达、血清EGF含量及肾组织EGFR表达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颌下腺、胰腺所产生的EGF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的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汪永清孙亚平孙亚平童夙民廖履坦
关键词:肾缺血表皮生长因子再灌注损伤
大鼠和小鼠睾丸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被引量:11
1997年
为了了解大鼠和小鼠睾丸是否产生EGF及其细胞定位,本实验用EGF单克隆抗体对大鼠和小鼠睾丸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1)出生后,大鼠和小鼠睾丸即开始产生EGF,分泌活动主要位于睾丸间质细胞。(2)至性成熟期,少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个别圆形精子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也产生EGF,使生精小管尤其是血睾屏障管腔小室侧的EGF分泌增加。(3)在本实验中,睾丸支持细胞未见明显EGF阳性染色。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睾丸是可以产生EGF的,间质细胞是其主要的EGF分泌细胞。进入性成熟期后,少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个别圆形精子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也产生EGF。大鼠和小鼠睾丸在发育过程中EGF分泌量呈上升趋势。
孙亚平严缘昌张尚权赵峰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睾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大鼠和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分布被引量:7
1997年
为了解大鼠和小鼠事丸EGFR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及其与精子发生的关系,本试验应用BALB/c小鼠抗人A431细胞的EGFR单克隆抗体及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和小鼠EGF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的结果显示:1.出生后,大鼠和小鼠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即表达EGFR。此时间质细胞体积小,细胞数量也少,所以EGFR的表达是有限。2.性成熟期,表达EGFR的睾丸间质细胞增多;此外,少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也表达EGFR。进入性成熟期后,睾丸内EGFR表达量增加。3.成熟期睾丸中,部分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分别表达EGFR或EGF,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实现其局部调节。此机制有利于精子的发生。这些结果提示:在大鼠和小鼠睾丸中,EGFR的这一与性成熟有关的表达和分布规律与EGF是相似的。EGF通过EGFR作用于生精过程,与性成熟和精子发生关系密切。
孙亚平张尚权赵峰董琦严缘昌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睾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