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微束
  • 1篇单粒子
  • 1篇束流
  • 1篇束流光学
  • 1篇准直
  • 1篇准直器
  • 1篇系统研制
  • 1篇毛细管
  • 1篇控制系统
  • 1篇技术指标
  • 1篇加速器
  • 1篇辐照装置
  • 1篇TRANSP...
  • 1篇串列加速器
  • 1篇TURTLE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李嘉庆
  • 4篇张伟
  • 3篇施立群
  • 3篇王旭飞
  • 3篇邵春林
  • 3篇王建中
  • 3篇张杰雄
  • 3篇张斌
  • 2篇柳岸
  • 1篇何志江

传媒

  • 1篇核技术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第九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粒子微束辐照装置的束流光学计算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束流光学计算程序TRANSPORT和TURTLE对基于2×3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细胞精确照射装置的束流传输光学进行了一阶近似计算,得到了包括束流包络、束流相图、束斑大小及束流发散程度的相关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能量1.5MeV,经2mm×2mm狭缝入射且初始发散角x'~y'≤3mrad的典型质子束流,通过优化光学元件的参数,在束线末端可获得束径x<0.2cm,y<0.3cm,发散角x'<4.8mrad,y'<6.5mrad的准平行束流,达到了微准直器获取单粒子微束所需的束流品质。计算结果为束线系统优化和束流调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柳岸王旭飞李嘉庆张杰雄王建中何志江张伟张斌施立群邵春林
关键词:微束单粒子束流光学TRANSPORTTURTLE
毛细管准直微束过程模拟与微束品质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GEANT4程序对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的毛细管准直过程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前采用的1μm孔径、1 mm长度的毛细玻璃管准直器能够引出峰值能量2.2 MeV、能量分辨130 keV、束径2.4μm的质子微束,可达到装置对微束能量与束径分辨的设计指标,从理论上明确了毛细管准直微束引出的可行性。针对影响入射目标细胞微束品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微束品质与准直系统和入射束流各状态参数的依赖关系,为毛细管准直微束的引出与优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柳岸李嘉庆王旭飞张杰雄王建中张伟张斌邵春林施立群
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研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建设了一基于复旦大学2×3MV串列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装置。离子束经分析磁铁30°水平偏转传输后再经90°偏转磁铁竖直上行至辐照终端,以内径1.5μm的毛细玻璃管微准直器获取离子微束。采用薄膜闪烁体结合光电倍增管的探测结构对微束离子进行精确探测和计数,并以高压静电偏转开关快速关断束流以实现对离子数目的精确控制。目前实验已获得在质子能量为3 MeV时,能散(能量分布曲线中半高宽FWHM)<60keV、束分辨<2.2μm、定量照射精度>95%的质子微束。本文对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的束流管道设计、微束获取、束开关及单粒子探测等核心环节的研制进展进行介绍。
李嘉庆王旭飞张杰雄王建中张伟张斌邵春林施立群
复旦大学单粒子束平台控制系统研制
基于2×3MV串列加速器(NEC-9SDH-2)建设了一台单粒子微束,作为实验室开展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空间科学相关研究的实验平台.重点介绍了单粒子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单粒子束平台控制系统作为其核心系统,针对其“定点”...
张伟李嘉庆王旭飞张杰雄王建中张斌邵春林施立群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