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君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MODIS数据的中亚地区旱情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及时准确地进行干旱监测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中亚地区的干旱问题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阻碍了中亚及周边国家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的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建立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利用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中亚地区近20 a的干旱时空变化及特征、干旱演变规律并探讨了不同因素(气温、年均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高程、坡度、坡向)对TVDI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亚干旱区TVDI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其中66%面积呈干旱显著加剧趋势(P<0.05),34%的面积呈干旱显著减弱趋势(P<0.05),呈现“北部变干、南部变湿”空间变化趋势。其中,哈萨克斯坦的西北部一带旱情加剧显著;2)从旱情年际变化趋势可知,近20a中亚地区生长季干旱程度略呈加剧趋势,2012年为干旱最严重的年份。TVDI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呈季节性变化,其干旱等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3)单因子探测结果显示,气温和高程是驱动研究区干旱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子交互作用下,气温和高程、气温和坡度、气温和土地利用、气温与降雨量这4对组合贡献最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植被破环、城市化建设、开垦耕地、过度放牧、工业污染等)持续加剧,近20 a来中亚地区气温逐渐上升,降雨量的减少,导致植被退化,进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化趋势加剧。该研究可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旱灾防控提供参考和�
- 程小强周兆叶李旺平上官冬辉汪孝贤张秀霞张秀霞郝君明
- 关键词:干旱影响因素
- 中国潜在植被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32
- 2008年
- 潜在植被作为一种与所处立地达到平衡的演替终态,反映的是无人类干扰情况下,立地所能发育形成的最稳定成熟的一种顶极植被类型,是一个地区现状植被的发展趋势。潜在植被的研究能够真实反映气候条件对植被形态变化的影响,是植被-环境分类与关系研究的起点,也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以综合顺序分类法为基本理论基础,在GIS研究方法支持下,利用我国2348个气象台站1961~1990年30a的气候资料,对我国潜在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得出以下结论:(1)分布在我国的潜在植被类型有41类,表现出了我国潜在植被的多样性特征;从面积相对比例来看,我国潜在植被在分布面积上很不均匀,面积最大的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分布面积达到1526188km2,面积最小的炎热微干稀树草原类分布面积仅为13km2。(2)海拔0~6800m之间,是我国潜在植被主要分布的海拔界限,并且此海拔段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海拔增加植被多样性显著下降。(3)我国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很好的体现了三向地带性规律,而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性变化、距离海洋的远近引起水分条件变化以及由海拔高度引起的从基带向上热量和干湿变化。(4)我国潜在植被空间格局在重心分布上,主要表现为空间聚集(P1、P2、P3、P4、P5、P6)和空间线型邻接(L1、L2、L3)两个主要特征。
- 李飞赵军赵传燕郝君明郑佳佳
- 关键词:潜在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
-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黑方台地区沉陷特征分析
- 2023年
- 甘肃黑方台地区由于长期大水漫灌引起台塬沉陷、塬边滑坡等自然灾害。为研究沉陷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以2017年9月—2020年11月的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永久散射体(PS)与短基线集(SBAS)技术提取研究区地表沉陷信息;选取新源村与党川村滑坡高相干点D1、D2,结合灌溉、降雨、温度数据对两种结果进行交叉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技术识别的沉陷区域主要分布于新源村、方台村、朱王村、陈家村以及台塬周边,利用PS与SBAS技术在新源村和党川村解算得到的最大年均沉降速率分别为31.75 mm、28.65 mm和32.6 mm、28.4 mm,两种技术在空间分布和解算结果上一致性较高,SBAS技术提取的沉降点数量多于PS技术;(2)由于2—3月温差较大,随着温度升高引起冻土融化,新源村与党川村滑坡均出现沉陷趋势,6—8月灌溉量和降雨量增多,导致黄土台塬沉陷,滑坡频发,8月后灌溉量与降雨量减少,新源村沉陷速率趋于平缓,而党川村滑坡在10月后产生冻结滞水效应,沉陷有加剧的趋势。两种技术可为黑方台地区健康发展与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 张辉党星海李旺平赵健赟赵健赟贾丽奇张秀霞郝君明周兆叶
- 关键词:PSSBAS地表沉陷黑方台
- 基于Geodatabase的水利空间数据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分析和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Geodatabase数据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基于Geodatabase的水利空间数据库的模型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基于Geo-database的水利空间数据库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表达水文对象的空间位置、特征属性、时间属性以及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能完整地描述水文现象在地理空间的运动过程,并在甘肃省某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eodatabase的水利空间数据库的模型为设计水利空间数据库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结构框架,有助于推动GIS在水文学研究与水资源管理的深入应用.
- 王雪平党星海康健郝君明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EODATABASE水文水资源数据模型
- 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0
- 2022年
- 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分析其储层特征和成因对深层油气勘探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塔河地区岩心、岩屑、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类型等,对影响鹰山组储层发育的地质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依此总结了其储层发育的规律和模式.研究认为:鹰山组碳酸盐岩主要以亮晶颗粒灰岩、颗粒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晶间孔隙、溶蚀孔隙、裂缝和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多样,包括裂缝型储层、孔洞型储层、裂缝孔隙型储层和裂缝溶洞型储层等.鹰山组储层是古地形、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古地形是储层发育的背景,沉积期和表生期的古地形具有不同的作用;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不同沉积相带岩石孔渗差异明显;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形成,最关键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多期多次多类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破裂作用促进了储层的形成.
- 史江涛郝君明王小雷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发育模式
- 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与潜在植被空间格局研究
- 科学合理的模拟区域植被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气候因素是决定地球上植被类型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植被是地球气候最鲜明的反映和标志,因此,研究气候-植被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 郝君明
- 关键词:潜在植被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FIS与GIS方法的山西省玉米气候适宜性评价被引量:7
- 2008年
- 在ArcGIS和Matlab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网格分析与模糊推理集成的方法实现了山西省玉米气候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推理与GIS格网分析相结合,在农业气候适宜性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郝君明赵军刘红兵李飞
- 关键词:模糊推理网格分析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0
- 2023年
- 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特征向量方向不唯一性及光学影像存在坏死像元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21年489景Landsat TM/SR可用性遥感影像,采用RSEI改进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引入地理探测器中单因子分析和交互式探测分析对RSEI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土地利用类型、DEM和人口密度7个影响因子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RSEI模型相比,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的干扰,可以较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1986—2021年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恢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2)时空差异分析表明,35 a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轻度恶化、不变和轻度改善为主,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部以及张掖市与武威市交界处等地区。轻度改善区域在保护区分布零散,其中在核心区分布相对较多。(3)从生态环境质量成因分析来看,7个影响因子中绿度对RSEI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交互式探测结果表明绿度和干度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区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逐步改善,保护区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举措是有效的。
- 汪孝贤张秀霞李旺平程小强凌晴周兆叶郝君明郝君明陈璐
- 关键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动态监测
- 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的模拟分析
- 2024年
- 气候变暖改变了多年冻土活动层的水热状态和物理特性,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目前多年冻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多采用极限平衡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难以分析活动层水分场、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场及其耦合效应下的斜坡稳定性。因此,将Mohr-Coulomb准则整合加入到冻土热-水-力模型之中,建立了多年冻土斜坡的热水力耦合模型(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THM),定量分析了夏季极端高温对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择了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某一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极限平衡模型和THM模型计算了其稳定性,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HM模型模拟结果与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计算结果相吻合,且数值模拟得到的滑移面位置、位移量级和最终形态与现场实测资料相一致;在夏季极端高温条件下,当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至1.45 m时,斜坡将沿着融化锋面失稳,且滑移面基本平行于坡面。研究结果对寒区各类工程边坡塌陷和热融滑塌的过程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郝君明贾佩钱李旺平
- 关键词: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
- 基于Landsat数据的高寒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 2024年
- 我国高寒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单位面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准确提取高寒湿地信息不仅有利于提高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水平,还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湿地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东段碌曲县为研究区,针对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提取存在提取精度不高,不同湿地类型的最优提取特征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湿地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得了研究区的光谱、指数、地形和纹理等特征因子;其次,基于最大熵模型的Jackknife测试工具和GIS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特征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和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对特征因子组合进行优选;最后以最优特征因子组合为输入变量,采用最大熵耦合离散粒子群(MEDPSO)方法实现了湿地的提取。结果表明:特征因子经过最大熵模型的Jackknife测试工具和GIS相关性分析优选后,湿地提取精度显著提高,所有湿地类型的用户精度均达到90%以上,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为87.56%和0.83。
- 陈璐李旺平郝君明周兆叶周兆叶程小强张秀霞
-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离散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