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随访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疗效的影响
- 2003年
- 本文介绍了家庭随访对预防与减少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
- 廖云刘桂玲
- 关键词:家庭随访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并发症
- 家庭随访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疗效的影响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维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的方法之一。进行CAPD的患者基本上是在家自己操作,这就要求病人平时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但在临床工作中我科发现患者出院后有一部分人...
- 廖云刘桂玲
- 文献传递
- 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探讨影响维持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所有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HD患者177例,CAPD患者2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诊断、死亡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记录随访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并记录患者开始透析时的血压、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肝(Scr)、钙磷乘积(Ca×P)、清蛋白(A)、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尿素清除指数(KT/V)等,应用Cox回归分析找出HD组和CAPD组各自的死亡预测因素。结果HD组死亡60例,CAPD组死亡81例,两组病因总体构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D组与CAPD组死因构成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BUN、Scr、Ca×P、KT/V是HD组死亡预测因素(P<0.05),A、CHO、BUN、尿量、残肾KT/V是CAPD组的死亡预测因素(P<0.05)。结论HD组与CAPD组死亡主要原因均为心脑血管事件,两组间死亡预测因素构成相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透析治疗方案。
- 郭东花刘文虎张东亮郭王王刚姜群廖云刘桂玲
-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 腹膜炎对CAPD患者腹膜小分子物质转运与超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了腹透时间、腹膜炎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腹膜转运与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为 1998年~ 2 0 0 1年在我透析中心行CAPD患者 10 1例 ,其中发生腹膜炎者 12例 ,为观察组 ;无腹膜炎发作史者 89例 ,为对照组。于开始腹透后第 1、6、12、18、2 4月分别进行腹膜平衡实验 (PET) ,用于评价腹膜的小分子溶质转运 (D/Pcreat)及超滤能力 (UF)。结果 :在无腹膜炎发作史的 89例患者中 ,其D/Pcreat比值随腹透的进行而逐渐缓慢上升 ,至 12个月时达到最大值 (0 .6 5± 0 .0 5 ) ,与透析第 1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0 .6 1± 0 .0 6 ,P =0 .0 6 5 ) ;在伴有腹膜炎发作史者 ,其D/Pcreat比值上升幅度较大 ,并于腹透的第 12个月也达到高峰值 (0 .74± 0 .0 5 6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开始CAPD后 ,所有患者超滤量 (UF)随透析时间延长 ,呈快速下降过程 ,特别是在伴有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更为明显。无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于透析第 18个月达到最低水平 (35 1± 4 8ml) ,与透析第 1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82± 4 2ml,P <0 .0 5 ) ,而伴有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则于开始透析后的第 12个月达最低水平(32 6± 5 7ml) ,两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经线性回归分析 ,累积?
- 刘文虎王质刚刘桂玲张育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腹膜炎腹膜功能腹膜透析CAP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