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敏 作品数:4 被引量:5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射洪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被引量:1 2010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Hepatic Stestosi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Cirrhosis),更有个别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肝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蛋白酶系统(Caspase)的激活可能导致了肝脏损伤和NAFLD的进展。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线粒体内外信息交流的中心枢纽,其开放状态可以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毁减、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释放到胞浆,从而决定着线粒体功能的发挥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探讨MPTP与NAFLD的关系对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PT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 杨志敏 李昌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四川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众癌症知识知晓现状及需求,为四川省癌症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遂宁市、射洪县、成都市武侯区及龙泉驿区四个地区进行现况调查,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邀请筛查人群及社区人群参与癌症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以50分为合格,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402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位年龄57岁。问卷评分中位得分为50分,该调查人群的知晓率为50.1%。45~69岁人群的知晓率最高(58.5%)。90%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癌症预防的重要意义。针对较为简单的癌症相关常识,调查人群的认知度较为令人满意,而对癌症的早期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认知不足。结论:调查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大肿瘤防治宣传与教育。 李博 赵宇倩 何海 乔良 马婧 师杨 李东芳 杨彬 杨志敏 胡红霞关键词:癌症 问卷调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关系 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PTP开放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Bax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4~12周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高脂组随着造模时间延长,MPTP开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Bcl-2在4、8、12周高脂组表达,但组间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加不明显;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Bcl-2/Bax比率进行性下降。结论 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肝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MPTP开放是NAFLD大鼠重要线粒体损伤机制,而Bax表达量增加、Bcl-2/Bax比率异常是MPTP开放的分子基础。 康敏 李森 钟德君 杨志敏 李鹏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线粒体 细胞膜通透性 BCL-2 BAX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 2014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 A FLD )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关于肝细胞凋亡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揭示了肝细胞凋亡在N A 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进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2]。线粒体作为日益受到重视的细胞凋亡调控器,其内外膜上存在有跨膜孔道,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 PT P)在病理状态下呈持续的开放状态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 P T )的发生,使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细胞色素C(Cty‐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释放到胞质,活化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引起瀑布式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3]。本研究通过检测Cty‐c在肝细胞胞质中的表达及肝细胞线粒体于540 nm吸光度( A 540值)变化以反映M PT P开放情况,同时在NAFLD模型大鼠病情进展过程中选择多个时间点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凋亡指数(AI)与MPTP开放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MPTP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杨志敏 李昌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通透性转换孔 线粒体膜 NAFLD 肝细胞凋亡 CASP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