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鹏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新生儿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早产
  • 1篇早产低出生体...
  • 1篇听觉
  • 1篇听觉丧失
  • 1篇听力受损
  • 1篇听力受损者
  • 1篇听力损伤
  • 1篇听损伤
  • 1篇重度高胆红素...
  • 1篇脑干
  • 1篇脑室
  • 1篇脑室周围
  • 1篇脑室周围白质...
  • 1篇红素

机构

  • 2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林希平
  • 3篇马钊
  • 3篇陈健平
  • 3篇邓鹏
  • 2篇秦卫红
  • 1篇何冰玲
  • 1篇秦卫红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听损伤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早产儿听损伤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43例早产儿根据PVL病变程度分为4组,予头颅B超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结果:各组ABR反应阈增高、ABR全波缺失、听损伤程度以及3个月后的恢复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PVL程度越重的早产儿,其ABR-Ⅴ波反应阈越高,听损伤的程度越重且恢复差。
陈健平邓鹏何冰玲秦卫红马钊林希平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听力损伤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听力损伤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临床是否实施换血治疗分为两组,A组(换血治疗)21例;B组(未换血治疗)14例,所有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职)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A组听反应阈为(57.14±19.91)dBnHL,B组为(63.93±20.97)dBnHL(P〉0.05)。两组ABR反应阈增高、ABR全波缺失及重度耳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在90dBnHL短声刺激下,两组I波潜伏期及I~V波间期异常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ABR异常恢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换血患儿ABR发生异常程度轻于未换血患儿,且3个月后的恢复率亦好于末换血患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达到换血指征时,及早进行换血治疗能减轻听力损伤程度,有必要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陈健平邓鹏秦卫红马钊林希平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受损者诱发电位脑干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听力损伤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损伤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5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根据胎龄分为4组,即<30、30~31+6、32~33+6、34~36+6周组,对每组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各组ABR反应阈增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χ2分割后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听反应阈、ABR全波缺失、重度异常耳发生率及听力损伤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与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500g及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6分者有相关性(P<0.05);ABR异常的恢复率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越小ABR发生异常的程度越重。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500g和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6分者)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ABR异常的小早产儿(胎龄<30周者)有着较高的恢复率。有必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陈健平邓鹏秦卫红马钊林希平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损伤AB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