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低血糖
  • 4篇血糖
  • 4篇间期
  • 3篇前叶
  • 3篇TP-TE间...
  • 3篇垂体
  • 3篇垂体前叶
  • 3篇垂体前叶功能...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QT
  • 1篇QTC
  • 1篇QT间期
  • 1篇TE

机构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任艳丽
  • 4篇窦京涛
  • 4篇高揆
  • 4篇李玉秀
  • 3篇杨国庆
  • 3篇陈康
  • 1篇曹玉丽
  • 1篇高飞
  • 1篇杨国庆
  • 1篇陈康

传媒

  • 4篇实用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兴奋试验时心室肌复极化的性别差异
2016年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行低血糖兴奋试验19例,检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钾、血钠、甲功、动态皮质醇、ACTH、心电图。对比分析患者低血糖发作前及低血糖发生时QT间期、Tp-Te间期,计算QTc及Tp-Te/QT的变化。回归分析探讨Tp-Te间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其显示这些因素中性别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较女性对低血糖的心电图产生影响。结论:男性跨壁复极离散度、Tp-Te间期大于女性。
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高飞任艳丽李玉秀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低血糖性别TP-TE间期LOGISTIC回归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兴奋试验时QT间期、QTc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行低血糖兴奋试验19例,检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钾、血钠、甲功、动态皮质醇、ACTH、心电图。对比分析患者低血糖发作前及低血糖发生时QT间期,QTc的变化。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发生前后QT间期(393.8±27.93 vs 396.2±35.93)无统计学差异,QTc(420.0±26.48 vs 443.7±38.36,P=0.005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时QTc明显延迟,提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时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与缺乏糖皮质激素对心脏的调节作用有关。
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高飞任艳丽李玉秀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低血糖心电图QT间期QTC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兴奋试验时Tp-Te间期、Tp-Te/QT检测的意义
2015年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低血糖发作19例,检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钾、血钠、甲功、生长激素、动态皮质醇、ACTH、心电图。对比分析患者低血糖发作前及低血糖发生时心电图Tp-Te间期,计算Tp-Te/QT的变化。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组低血糖发生前后Tp-Te(94.58±20.73 vs 99.21±19.97)无统计学差异,Tp-Te/QT(0.24±0.06 vs0.25±0.05)无统计学差异;Tp-Te/QT较正常值延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前后Tp-Te/QT均较正常值增大,提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时的心血管事件,是否与心脏复极化异常有关。
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高飞任艳丽李玉秀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低血糖TP-TE间期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Tp-Te间期检测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作患者33例,检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低血糖发作前及低血糖发生时QT间期、Tp-Te间期,计算QTc及Tp-Te/QT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低血糖发生前后QT间期(393.13±41.72ms vs 394.63±35.67ms)、QTc(436.13±30.70ms vs 435.50±46.97ms)无统计学差异;Tp-Te(89.06±16.86ms vs 98.88±23.08ms P=0.0325)、Tp-Te/QT(0.23±0.07 vs 0.25±0.06,P=0.031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时Tp-Te间期及Tp-Te/QT增大,提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可能与低血糖发生时心脏复极化异常相关;
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高飞任艳丽李玉秀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心电图TP-TE间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