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晨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伤风
  • 4篇破伤风
  • 4篇急诊
  • 3篇心静脉压
  • 3篇评分
  • 3篇破伤风患者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压
  • 3篇重症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压
  • 2篇预后
  • 2篇早期预警评分
  • 2篇中暑
  • 2篇改良早期预警...
  • 2篇CVP
  • 1篇代谢
  • 1篇低血容量
  • 1篇低血容量性
  • 1篇低血容量性休...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晏晨
  • 11篇魏捷
  • 8篇杜贤进
  • 5篇田丹
  • 3篇吕菁君
  • 3篇吴淼
  • 2篇张新超
  • 2篇胡鹏
  • 2篇刘海波
  • 2篇杨卫泽
  • 2篇李佳
  • 2篇吴旭
  • 2篇于学忠
  • 2篇王凡
  • 2篇吕传柱
  • 2篇吴森
  • 1篇吴莎
  • 1篇艾明
  • 1篇罗小敏
  • 1篇刘艳

传媒

  • 7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估急诊预检分诊评分(EDTS)在急诊入院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从2018-11-01—2018-12-31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入院的患者中筛选符合标准的病例,收集每名患者信息,分别计算EDTS分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急诊住院患者共584例,其中男363例(62.16%),女221例(37.84%),最终好转出院患者528例(90.41%),死亡患者56例(9.59%)。死亡患者入院EDTS分值高于好转出院患者(14.93±7.66vs.23.53±11.4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DTS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03,P<0.001;EDTS评分对患者预后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0(95%CI:0.658~0.801,P<0.01)。结论:EDTS评分对急诊入院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具备作为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基础。
田丹魏捷晏晨吴莎黄青刘艳
关键词:急诊入院预后
破伤风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2019年
破伤风是一种无法彻底消灭的潜在致命性疾病,随着对破伤风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加深,破伤风支持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其中破伤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重要且常被忽略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就破伤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策略的有关研究做一综述。
晏晨杜贤进魏捷
关键词:破伤风代谢能量消耗肠内营养
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救治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破伤风是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仍然常见,若不进行规范的救治,病死率高。成人破伤风的病程为4~6周,在救治的持久战中,如何把控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救治成功的基础。本文对29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治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2017-01-2019-09期间收治成人破伤风患者共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1~85岁,平均63岁。Ⅰ/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予以环境控制、伤口处置、TAT和HTIG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控制肌肉痉挛、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综合救治。结果:3例患者放弃治疗回家,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症状缓解期10~32 d,电话随访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成人破伤风救治持久战中需要把控以下关键环节:阻止毒素产生是基本,中和游离毒素是必须,早期气管切开是关键,控制肌肉痉挛是要点,营养支持治疗是保证,主动免疫防止再发病。
杜贤进魏捷李佳晏晨吴淼吴旭杨文斌胡鹏李文徐瑶
关键词:成人破伤风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更适合判断重症中暑患者病情的评分方法。方法:对34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存活及死亡患者入院RMES和MEWS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比两种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存活及死亡患者入院REMS分值分别为5.15±3.21、7.88±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MEWS分值分别为6.12±2.92、9.25±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REMS和MEWS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95%CI:0.529~0.942)和0.810(95%CI:0.646~0.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MS和MEWS均能较好的判断重症中暑患者的预后,其中MEWS评分灵敏度更高,更适用于急诊及院前高危重症中暑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筛查。
晏晨魏捷田丹杨卫泽叶璐吕菁君杜贤进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重症中暑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后
重症破伤风患者的镇静治疗被引量:4
2019年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厌氧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可经由各种伤口侵入机体并迅速繁殖,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以经由下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向上运输至脊髓或脑干,这些毒素穿过突触后就会被抑制性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摄取,造成GABA和甘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导致下运动神经元去神经化,引起肌肉活动增加,最终出现肌肉强直和痉挛[1-2]。
吴淼魏捷杜贤进晏晨田丹
关键词:破伤风肌痉挛镇痛中药
头型破伤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右眼睁眼困难7 d,张口受限4 d"来院。7 d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眼睁眼困难并右侧额纹变浅,当时未予在意;4 d前,患者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颈背疼痛,就诊于外院神经内科,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初步诊断为:①急性脑梗死;②Horner综合征?收住院后给予脱水、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抽搐等症状,急转来我院。
晏晨李佳杜贤进罗小敏吕菁君魏捷
以多学科协作为导向的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综合治疗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6-12-31期间于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接受MDT模式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4例,对该群患者的病例特点、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5.58%)及消化性溃疡(34.62%),采用MDT策略后,79.17%的患者在入院24h内完成内镜检查(治疗),最终92例(88.46%)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93±8.34)d。结论:MDT策略的实施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疗效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田丹魏捷晏晨杜贤进吴淼吴旭胡鹏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中暑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中暑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中暑患者46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中暑组和重症中暑组;根据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患者初始MEWS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EWS判断中暑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准确性。结果轻症中暑组与重症中暑组患者初始MEWS分值分别为(3.00±1.70)分及(6.85±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初始MEWS对重症中暑判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0.056)。好转组及死亡组患者初始MEWS分值分别为(5.13±2.96)分及(9.25±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初始MEWS对中暑患者死亡预测AUC为(0.867±0.061)。结论初始MEWS能对中暑患者病情及预后做出准确判断,初始MEWS大于4.5分可作为重症中暑的判断标准,初始MEWS大于7.5分可作为中暑患者预后不良的预警指标。
魏捷杜贤进晏晨田丹杨卫泽吕菁君
关键词:中暑病情评估可行性
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7年
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和Stargardt黄斑营养不良(SMD)分别是威胁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视力最常见的疾病。目前仍缺乏可改善干性ARMD和Stargardt黄斑营养不良患者视力的确切疗法。近年来,干细胞(stem cells)技术不断发展,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移植疗法成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热点及新方向,本文将对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曹天玥江双红晏晨艾明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细胞疗法视网膜色素上皮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被引量:16
2020年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测量[1]。1959年,Hughes和Magov-em[2]在开胸术后患者监测右心房压的研究中发现失血会引起CVP下降,首次描述了CVP和容量的关系。1968年,English等⑴第一次全面阐述了CVP监测在心血管手术、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中应用的重要性。CVP的正常值范围于20世纪60年代末达成共识[4-6],为5~10 cm H20,早先主要被当作是评估心脏前负荷的指标,常用于临床上指导液体治疗的补液速度和补液量,CVP<5 cm H20表示血容量不足;>15 cm H20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若CVP超过20 cm H20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7]。见表1。
张新超魏捷于学忠吕传柱吴森晏晨王凡胡莹莹李晨周亚雄刘海波李艳玲
关键词: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