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天然气
  • 2篇脱氮
  • 1篇单塔
  • 1篇氮量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地面
  • 1篇油田地面工程
  • 1篇三甘醇
  • 1篇塔盘
  • 1篇提取率
  • 1篇能耗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工艺
  • 1篇脱水
  • 1篇脱水工艺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分析法
  • 1篇含氮量
  • 1篇含硫
  • 1篇含硫天然气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空分工程...

作者

  • 5篇崔伟
  • 3篇赵德银
  • 2篇姚丽蓉
  • 1篇赵毅
  • 1篇马国光
  • 1篇侯建平
  • 1篇崔伟
  • 1篇叶凡
  • 1篇宋学超
  • 1篇姚丽蓉
  • 1篇时强
  • 1篇袁智君
  • 1篇赵德银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天然气脱氮工艺优化被引量:7
2020年
新疆塔河油田随着注氮开采的进行,采出的伴生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气影响天然气的热值。为了脱除天然气中的氮气,基于冷油吸收原理,选用C5作为吸收剂,借助HYSYS仿真模拟软件对冷油吸收脱氮工艺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吸收塔压力、吸收塔温度、贫液循环量、解吸压力及塔板数等参数的取值范围;基于响应面分析法探究对处理工艺的能耗水平及吸收效果,并得到该脱氮工艺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天然气中氮气物质的量分数由20%降至7.6%,甲烷回收率达到97.3%,高发热值可达35.71 MJ/m^3,满足二类天然气技术指标;相比于优化前,优化后获得产品气所需能耗为0.166 kW·h/m^3,流程比功耗降低8.3%。
姚丽蓉赵德银崔伟马国光尹晨阳
关键词:脱氮响应面分析法
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脱水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通过天然气脱水有效降低H_(2)S对高含硫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的腐蚀危害。方法在国内外高含硫天然气脱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优选确定了三甘醇溶剂吸收法作为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工艺,并在传统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特点,局部优化改进了传统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增加了原料气进吸附塔前的分离处理工艺和闪蒸气回收处理工艺;同时,基于富甘醇预热位置、再生纯度以及H_(2)S的影响,开发了两级贫/富液换热预热、LNG气化气提的富甘醇再生工艺流程。结果改造后,脱水工艺通过增压回收处理实现了脱水系统含硫尾气零排放,通过LNG气化气提实现了三甘醇高效脱硫和提纯相结合,解决了酸性环境下再生装置的腐蚀及检修难题。结论该脱水工艺有利于顺北二区总体开发规划的实现,形成了适用于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高压集输脱水流程,为后续顺北天然气区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崔伟宋学超罗金华敬加强
关键词:高含硫天然气三甘醇脱水
天然气单塔深冷脱氮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资源的深入开发,采用注氮工艺作为增产措施(EOR)而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氮量最高可达40%,严重影响天然气综合利用价值。针对塔河油田注氮开发采出天然气含氮量高且含氮量波动特别大的气源条件,本文在消化吸收典型的双塔深冷脱氮工艺技术上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氮量波动大的天然气单塔深冷脱氮工艺,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化、操作简单等显著特点。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单塔深冷脱氮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精馏塔压力、原料天然气中含氮量变化以及压缩机后排气压力等参数对流程比功耗、损失及流程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塔深冷脱氮工艺具有甲烷提取率高、能耗低、对原料气组份变化适应性好等优点。
蒲育赵德银赵德银姚丽蓉姚丽蓉
关键词:天然气脱氮含氮量能耗提取率
关于油田地面施工建设中重点问题分析
2014年
对油田工程建设文献分析及相关实践探讨,并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在油田施工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并结合油田建设方面的实践考察,提出了关于油田建设方面的相关意见。
崔伟叶凡袁智君时强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
低返混喷射态塔盘在伴生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西北油田高含硫伴生气在采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脱硫净化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 2S浓度超标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原因是伴生气体系中重烃含量高导致胺液易发泡及塔板效率低。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喷射态原理的新型逆流低返混喷射态塔盘结构(SDST)。水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F1浮阀塔盘,SDST压降可降低10%,通量可提高30%,操作弹性基本不变。SDST塔盘在伴生气脱硫过程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DST塔盘具有良好的抑制发泡性能,可有效解决伴生气脱硫过程的拦液冲塔问题,同时,塔板效率提高10%以上,有效解决了伴生气脱硫过程中因塔板效率低导致的净化气中H 2S浓度超标问题。
赵毅赵德银崔伟侯建平
关键词:伴生气脱硫MDE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