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焱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含蜡
  • 2篇含蜡原油
  • 1篇原油
  • 1篇降黏
  • 1篇复配
  • 1篇FBRM

机构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王国付
  • 2篇王卫强
  • 2篇刘焱
  • 1篇杜胜男
  • 1篇张晓博
  • 1篇李佳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配菌对原油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含蜡原油因其蜡组分的存在使其在开采和运输的过程中易使蜡晶析出,蜡晶析出堵塞管道,减小输送半径,严重时会发生凝管停运等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已发现的一株嗜蜡菌与产表面活性剂菌株进行复配,利用得到的复配菌发酵液按一定比例接种于含蜡原油中,实验表明作用7天后的原油含蜡量降低;利用ImageJ软件对偏光显微镜图片进行后处理发现蜡晶结构变小且密集;最后利用FBRM技术分析得原油中大粒径所占比例减少,小粒径所占比例增多.复配菌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思路,可以有效地降低含蜡原油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
王卫强刘焱王国付丁影影杜胜男
关键词:含蜡原油
嗜蜡菌对含蜡原油除蜡降黏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含蜡原油因其蜡组分的存在而导致原油在低温环境中黏度变大、流动性变差,而在管输的过程中,蜡晶的析出会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有堵塞管道的威胁。本文利用已发现的一株嗜蜡菌,利用其发酵液降解含蜡原油中的蜡组分,实验证明处理5天后的原油含蜡量降低、表观黏度下降,偏光显微镜观察油中蜡晶结构明显变小而分散。软件ImageJ对显微镜照片处理后测量得到:最大蜡晶粒径从609.1μm下降至72.1μm;平均费雷特径大小从79.1μm下降到50.3μm。
王卫强刘焱王国付李佳张晓博
关键词:含蜡原油降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