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婧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万古霉素
  • 2篇肺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GF-...
  • 1篇血清转化生长...
  • 1篇血清转化生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监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类
  • 1篇脂质
  • 1篇脂质性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重症
  • 1篇重症医学
  • 1篇住院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朱婧
  • 3篇陈谨
  • 1篇李宁
  • 1篇牛晓婷
  • 1篇呼玮
  • 1篇何耀红
  • 1篇姜利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类脂性肺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类脂性肺炎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指肺内积聚动物性、植物性或矿物性类脂类物质而导致的肺内慢性炎性反应病变。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石蜡油吸入致外源性类脂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及诊疗过程,同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类脂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进行总结。
朱婧陈谨
关键词:脂类
2015—2016年住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了解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及达标情况。收集2015—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静脉使用万古霉素且行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科室、首次采血时间、首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是否根据不恰当血药浓度进行万古霉素剂量调整等资料。结果显示,静脉使用万古霉素住院患者的血药浓度送检率仅为43.1%(410/952)。在纳入研究的373例患者中,首次采血时间正确率为19.3%,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率为42.9%,科室间送检率差异明显。在万古霉素浓度未达标和超标的213例患者中,调整万古霉素剂量比例仅为34.7%(74/213),且主要在超标者中。提示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血药浓度送检率和首次采血时间正确率均偏低。在未达标或超标者中,根据万古霉素谷浓度调整剂量的比例偏低,特别是未达标者。应重视静脉使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并规范流程。
朱婧姜利
关键词:万古霉素谷浓度药物监测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危险因素,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进行肌酐清除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选择用药剂量规范者入组,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和不达标分为两组,血药浓度在10~20μg/m L为达标组,血药浓度在0~<10μg/m L为不达标组。采集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体重指数(BMI)、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转氨酶、肌酐清除率、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的正平衡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用药规范的患者共55例,其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组28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组27例,BMI、肌酐清除率、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为ICU患者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均为ICU患者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尹燕燕朱婧姜利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影像、治疗,以提高疾病认识和诊治水平,加强对老年CAP患者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88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男57例,女31例,年龄67~98岁。87例(98.9%)有基础疾病,以高血压(65.9%),冠心病(60.2%),脑血管疾病(60.2%)为主。老年CAP患者的症状特点以咳嗽咳痰(86.4%)、发热(71.6%)、呼吸困难(39.8%)为主,常合并意识障碍(60.2%)。胸部影像学以斑片状阴影(77.3%)、肺实变(10.2%)多见,病变部位双肺叶以上受累者多见(73.9%)。血白细胞升高46例(52.3%),白细胞正常40例(45.5%),中性粒细胞升高56例(63.6%),中性粒细胞正常31例(35.2%),白蛋白下降78例(89.7%)。有病原学结果31例(35.2%),其中细菌感染24例(77.4%),其中19例为耐药菌,其中两种细菌混合感染者3例。前3位的病原学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5例(16.1%),混合感染2例(6.5%)。85.2%患者抗生素联合治疗。结论老年CAP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
牛晓婷朱婧李倩陈谨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TGF-β1、CTGF、TNF-α检测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F分为COPD合并PF组(n=35)和COPD组(n=45),分析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结果,检测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对COPD合并PF的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PF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检查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I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COPD合并PF组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PD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联合诊断COPD合并PF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894,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OPD合并PF患者具有COPD和PF临床表现融合的特点,使得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且其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呈高表达,对COPD合并P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李宁陈谨何耀红朱婧呼玮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