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

作品数:76 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理学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4篇结构健康监测
  • 24篇健康监测
  • 13篇损伤识别
  • 13篇LAMB波
  • 12篇复合材料
  • 12篇复合材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7篇结构损伤识别
  • 7篇隔震
  • 7篇飞行
  • 7篇参数识别
  • 6篇自适应
  • 5篇动态面控制
  • 5篇支座
  • 5篇系统辨识
  • 5篇隔震支座
  • 5篇非线性
  • 5篇飞行控制
  • 5篇复合材料层

机构

  • 76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沈阳飞机设计...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商飞上海...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76篇周丽
  • 16篇姜长生
  • 10篇严刚
  • 8篇都延丽
  • 8篇尹强
  • 6篇孙虎
  • 5篇冯勇明
  • 5篇吴庆宪
  • 5篇张平
  • 5篇邱涛
  • 4篇曾捷
  • 4篇汪新明
  • 4篇梁大开
  • 4篇穆腾飞
  • 3篇李扬
  • 3篇钱承山
  • 2篇张志成
  • 2篇宋恩鹏
  • 2篇文杰
  • 2篇吴新亚

传媒

  • 10篇振动工程学报
  • 9篇振动与冲击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工程力学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航空学报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宇航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Transa...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6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柔性蜂窝结构及其在变体飞机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变体飞机要求机翼结构可以光滑连续地变形。机翼的蒙皮要有足够大的面内伸缩变形能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面外承载能力。本文针对后缘变弯度机翼,设计出一种新的柔性蜂窝结构。研究了该柔性蜂窝的面内变形能力和形状参数的关系。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柔性蜂窝结构具有足够的面内变形能力,变形后仍保持良好的面外承载能力,满足后缘变弯度机翼的使用要求。
张平周丽邱涛
关键词:变体飞机柔性机翼面内变形力学性能
基于谱元法的裂纹梁Lamb波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首次提出用一种无质量弹簧元来模拟含横向裂纹梁的轴弯耦合效应,并结合谱元法分析含裂纹梁内Lamb波的传播特性。由卡氏定理和断裂力学方法推导弹簧元的刚度,以此构建裂纹处的平衡条件和位移协调条件,建立损伤谱元模型。通过和传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比较,表明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所提出模型在分析结构固有特性和Lamb波传播特性上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所提出模型的基础上又推导出基于谱元法的能量计算公式,通过裂纹处的能量守恒再次验证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处转化生成的Lamb波各模态能量随裂纹深度的变化具有单调性,该结论可以为结构健康监测中定量识别裂纹提供实用依据。
孙虎周丽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谱元法
复合材料梁结构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研究含半无限大分层复合材料梁结构中波的反射与透射。考虑表面无接触压力(张开分层)及表面完全接触(闭合分层)两种极端分层条件,对单向复合材料梁建模导出反射与透射矩阵,计算能量反射与透射系数。数值结果表明,能量反射与透射系数同随波频率及分层位置变化,能量传输遵循守恒定律。研究各模态能量分配,描述前两阶弯曲波及第一阶膨胀波间模态转换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冯勇明周丽杨建元袁晚春
一种基于反步法的鲁棒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被引量:29
2009年
针对不确定严格反馈块控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鲁棒自适应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系统的未知不确定及外界干扰由模糊系统在线逼近,利用反步法设计了变结构控制的终端滑模面,并由此得到了鲁棒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使系统的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趋于给定轨迹的任意小的邻域内.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最终有界.对某战斗机6自由度机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强鲁棒性.
周丽姜长生都延丽
关键词:鲁棒自适应控制反步法终端滑模机动飞行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超声应力波传感器设计与优化被引量:12
2010年
应用超声应力波对结构损伤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一种利用铁磁性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激励和接收超声应力波的磁致伸缩传感器,凭借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非接触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铁磁性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提出一种用于非铁磁性板结构损伤检测的SH0型磁致伸缩传感器,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了该传感器设计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优化磁致伸缩传感器设计,从而提高传感器功效,并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结果。
杨雅洁周丽
关键词:磁致伸缩传感器结构健康监测优化设计
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应力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用杂交应力元研究复合材料展板应力问题,尤其是层间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若干有益的结论,数值算例表明,单元在层板分析中具有很高的精度.
周丽顾慧芝丁锡洪
关键词:复合材料有限元法层板层间应力
温度影响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蜕化机理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结构健康监测中,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性能蜕化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均可能导致FBG传感器性能蜕化。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传感原理,分析了温度引起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蜕化的机理,并通过软件仿真和相应温度循环实验,分别考察了温度对不同FBG传感器性能蜕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FBG传感器性能蜕化的影响与FBG传感器自身质量参数有关。对于普通FBG传感器,随着温度循环次数增加,反射光谱峰值逐渐降低;而对于刻写完成后,光纤中仍含有少量氢分子的FBG传感器,随着温度循环次数增加,反射光谱不仅峰值逐渐降低,而且中心波长逐渐发生蓝移。
周丽梁大开曾捷张晓丽金晶
关键词:光纤光学温度循环结构健康监测
利用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技术识别隔震支座模型的参数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研究隔震橡胶支座的力学特性,采用简化的Wen模型分析隔震支座的非线性动力行为,并用实验方法测试得到了该模型的力学相关参数。鉴于该模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传统的参数识别方法不再适用,根据非线性系统状态参数估计理论,利用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估计该迟滞模型的非线性参数。该方法具有输入量少、计算精度高、易于实现的优点。通过进行两种地震波激励下的振动台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简化的Wen模型能够模拟隔震支座的动态力学行为,而且应用该方法得到的隔震支座的模型参数与实际值比较一致,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橡胶隔震支座检测和健康状态评估中的有效性。
周丽汪新明尹强
关键词:隔震支座参数识别
基于环形Mach-Zehnder原理的分布式光缆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实现海底光缆故障的检测与定位,采用环形M-Z(Mach-Zehnder)干涉结构建立分布式光缆检测系统,利用两路干涉输出的时间差实现定位功能。阐述了该分布式光缆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系统可行性。利用互相关时延估计法直接在时域上对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定位结果。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扰动事件的检测与定位,平均定位误差最大为16.5m。
金晶梁大开曾捷刘宏月周丽冯李航
关键词:光纤光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MACH-ZEHNDER干涉仪时延估计
面向缩聚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减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数量,创新性地结合缩聚原理和自适应二次乘方和误差法提出了一种面向缩聚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根据模型缩聚原理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缩聚,依据缩聚后有限元模型、利用自适应二次乘方和误差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了识别和追踪,从而实现了结构损伤的识别.对某一大型平面桁架结构进行了仿真,期间考虑了白噪声和地震波的影响;对某一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实验,以研究白噪声、正弦、拟El-Centro 3种激励下的6种情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只需使用少量的传感器便可精确地识别出结构中损伤的发生时刻和损伤的程度及位置,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3%,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5%.
李蕊周丽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