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 作品数:35 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南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正交响应法潮汐分析被引量:42
- 2002年
- 根据Munk等提出的响应法 (ResponseMethod)和Groves等 ( 1 975 )的正交响应方法(OrthogonalizedConvolutionMethod)的思想 ,利用正交潮响应法对 2 4 8个周期超过 6年的南中国海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波分析。在分析中引入全日潮族和半日潮族 ,并利用正交潮函数 (OrthotideFunction)分析出了 3个主要的全日分潮 (K1 、O1 、P1 )和 3个主要半日分潮 (M2 、S2 、N2 ) ,并给出了K1 、O1 、M2 、S2 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 ,结果与其他学者的主要结果符合得很好。通过与整个海区 5 3个验潮站的主要全日分潮K1 分潮和主要半日分潮M2 分潮的比较 ,K1 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 4.73cm和 1 1 .6°,而M2 分潮的分别为 1 1 .91cm和 2 8.4°,优于Mazzega( 1 994)的结果。
- 李培良左军成李磊黄娟
- 关键词:潮汐振幅TOPEX/POSEIDON
- 桑沟湾溶解态无机砷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4年
- 作为一种化学形态有变的有毒类金属元素,砷在水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航次桑沟湾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和亚砷酸盐(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航次中TDIA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4-12.4、8.9-16.9、14.7-21.3和13.8-21.9 nmol·L^-1,As^3+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2.1、0.4-3.8、1.8-4.0和0.3-2.9 nmol·L^-1.春、夏季桑沟湾TDIAs的浓度低于秋、冬季,高值出现在湾口和河口区.春、冬季As3+的含量低于夏、秋季,As^3+与TDIAs的比值在夏季达到最大值.桑沟湾TDIAs平均浓度为13.9 nmol·L^-1±4.7 nmol·L^-1,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水质标准.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桑沟湾属于一级水质,这表明桑沟湾未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桑沟湾春、夏季TDIAs的浓度低于与之相邻的爱莲湾和俚岛湾,水文环境和陆源输入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影响桑沟湾TDIAs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河流的输入、与黄海的交换以及生物活动的清除,其中养殖活动的影响尤为显著.养殖生物对砷的富集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确保桑沟湾养殖产业的平衡发展.
- 李磊任景玲刘素美蒋增杰杜金洲方建光
- 海表面温度的变分同化预报模式:初始场的全局优化
- 2015年
- 利用变分同化技术,将船舶报资料与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了渤、黄、东海的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本预报模式利用伴随方法实现了预报模式的全局优化,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船舶报资料,而且初始温度场的调整由自动的数值迭代过程来实现。在渤、黄、东海海域,4个季节的典型月份的SST连续1个月的24h后报结果与船舶报资料均方差均降至0.8℃以下。同化后海表面温度初始场的绝均差较同化前有显著下降。与以前所用的客观分析方法比较的结果表明,伴随同化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客观分析方法。
- 高艳秋苏洁李磊吕咸青
- 关键词:伴随同化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
- 副高对黄渤海夏季异常海温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4
- 2000年
- 副热带高压是黄、渤海夏季异常海温的重要成因之一。根据该海区夏季的气候特点 ,构造了一个典型的副高天气过程 ,利用“近海异常海温数值预报模式”对海表层温度进行了数值试验。对该形势下引起黄、渤海夏季异常高温的各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 ,给出了副高中心及其附近两点由各因子引起的增温率变化。试验表明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情况下 ,短波辐射对该海区夏季异常高温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暖水辐聚的贡献占第二位。
- 苏洁李磊高郭平鲍献文
- 关键词:异常海温副热带高压短波辐射
- CAN总线技术在船舶气象仪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海洋经济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都有了更大的发展,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技术随之取得了巨大的提升。船舶气象仪作为重要的海洋气象监测手段,其相关技术、设备也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其可维护性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CAN总线技术在船舶气象仪中的广泛应用,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将为海洋气象监测技术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刘伯峰李磊王建晓王平李春立
- 关键词:CAN总线
- 南海海面高度异常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南海和赤道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异常、海面温度异常和风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南海海面高度异常EOF第一模态为ENSO模态,方差贡献达到44.7%。在厄尔尼诺(El Nio)期间,整个南海海面下降,SSHA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本文讨论了爆发与下半年的El Nio期间南海SSHA呈现的典型分布状态。El Nio的先兆阶段南海中部为SSHA低值区,鼎盛阶段南部SSHA增大形成南高北低的分布状态,恢复阶段SSHA分布与El Nio过后是否发生La Nia密切相关。南海海面高度异常与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El Nio期间,Hadley环流的加强使得南海东部和赤道西太平洋水交换加强,水温的降低和海水的流失使南海海面下降,Walker环流结构和强度的变化则进一步促进了南海SSH的下降。El Nio期间,南海海面高度会较常年偏低。
- 沈春杜凌左军成李磊李培良
- 关键词:ELHADLEY环流WALKER环流
- 低功耗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高集成度的专用芯片SA866和智能功率模块PS21255开发了一种小功率通用变频器。试验和实际表明,该变频器性能好、价格低、可靠性较高。
- 刘伯峰李磊王建晓
- 关键词:变频器正弦波脉宽调制智能功率模块
- 桑沟湾溶解态铝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2011-04,2011-08,2011-10和2012-01对桑沟湾海域大面调查的资料,利用改进的荧光镓(LMG)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溶解态铝的含量,研究了桑沟湾溶解态铝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航次桑沟湾溶解态铝的平均浓度分别是(47.3±14.4),(56.0±14.6),(64.5±11.3)和(32.1±6.0)nmol/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秋季最高,夏季、春季次之,冬季最低。除几个异常站位外,溶解态铝的分布大致呈现随离岸距离的增加其浓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夏季表层溶解态铝的浓度在近岸出现低值,夏、秋季湾口北部均出现高值。影响桑沟湾溶解态铝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与黄海的水交换、河流及地下水、浮游植物和养殖生物、悬浮颗粒物。根据简单箱式模型对桑沟湾溶解态铝的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除了河流和大气沉降外,桑沟湾溶解态铝还存在其他的源。与相邻的爱莲湾和俚岛湾相比,桑沟湾溶解态铝的浓度在春季较高,在夏季较低。与世界大洋相比,桑沟湾溶解态铝的浓度全年均较高。
- 房瑞雪任景玲李磊蒋增杰杜金洲方建光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胶州湾潮流场的示踪粒子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文采用直角坐标系统,矩形网格技术,将ECOMSED模式应用于胶州湾内粒子运动轨迹模拟试验。在ECOMSED模式三维水动力模块基础上,启用保守粒子的示踪模型,模拟粒子在湾内的运动轨迹,得到胶州湾排污口污染物在湾内表、中、底3层的运动路径,从而为排污口选址和陆源污染治理方案提供环境依据,以达到使湾内及附近海域受污染最低的目的。通过模拟获得了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三维潮流水平与垂向分布结构,以及此海域的若干个流涡的水平分布状况。粒子示踪的模拟结果表明,粒子的运动轨迹与湾内流速流向相一致,即示踪粒子的运动轨迹与湾内流场有关,此外也受到粒子释放时刻的影响,高潮时释放的粒子更容易向湾外漂移,利于污染物的输运。
- 褚芹芹李磊李培良
- 关键词:潮流场数值模拟
- 春季和秋季东海挥发性卤代烃的时空分布与海-气通量研究
- 2024年
- 海洋中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产生和释放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21年4月1日至19日搭乘“向阳红18号”科考船和2021年10月9日至30日搭乘“东方红3号”科考船对东海海域进行了大面积调查,探讨了春季和秋季东海海水和大气中CFC-11(一氟三氯甲烷)、CH_(3)Br(溴甲烷)、CH_(3)I(碘甲烷)和CH_(2)Br_(2)(二溴甲烷)4种VHCs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海水和大气中VHCs的分布和海-气通量进行了季节对比。结果表明,受气团来源、海表温度、水团、生物释放和河流输入的影响,VHCs在大气和海水中的分布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表层海水中VHCs的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闽浙沿岸和东部外海某些站位。CFC-11的分布主要受油气开采平台和陆源气团输送的影响。浮游植物释放是秋季表层海水CH_(2)Br_(2)的主要来源,而CH_(3)I主要受到河流输入和海表温度的影响。大气中CH_(3)Br和CH_(3)I在两个季节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春季CFC-11、CH_(3)Br、CH_(3)I和CH_(2)Br_(2)的海-气通量平均值分别为-535.17 nmol/(m^(2)·d)、10.17 nmol/(m^(2)·d)、16.69 nmol/(m^(2)·d)和24.18nmol/(m^(2)·d),秋季分别为-1621.03nmol/(m^(2)·d)、41.96nmol/(m^(2)·d)、94.32nmol/(m^(2)·d)和57.23 nmol/(m^(2)·d),表明东海是大气中CFC-11的汇,是CH_(3)Br、CH_(3)I和CH_(2)Br_(2)的源。较低的海水温度导致春季CFC-11的海-气通量比秋季高,较高的风速和表层海水浓度是CH_(3)Br、CH_(3)I和CH_(2)Br_(2)秋季海-气通量高于春季的主要原因。
- 张逸青何真尹丽菁李磊杨桂朋
-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海-气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