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冶金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光谱
  • 4篇加热炉
  • 3篇蓄热式
  • 3篇烟气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连铸
  • 3篇流场
  • 3篇煤气
  • 3篇节能
  • 3篇结晶器
  • 3篇波长
  • 3篇波长调制
  • 3篇值模拟
  • 2篇蓄热式燃烧
  • 2篇烟气循环
  • 2篇谱学
  • 2篇连铸结晶器
  • 2篇节能减排
  • 2篇结焦
  • 2篇焦炉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13篇中冶华天工程...
  • 5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波瑞自动...
  • 1篇中冶华天(安...

作者

  • 22篇王浩
  • 5篇周宾
  • 4篇王浩
  • 4篇王一红
  • 3篇李惠莹
  • 3篇金保昇
  • 3篇王式民
  • 2篇戴红
  • 2篇余波
  • 1篇朱宗铭
  • 1篇肖睿
  • 1篇刘冲
  • 1篇王宏
  • 1篇张捍东
  • 1篇陆勇
  • 1篇杨春根
  • 1篇程寒飞
  • 1篇杨帆
  • 1篇詹茂华
  • 1篇黄鹏程

传媒

  • 5篇冶金能源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烧结球团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工业加热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安徽冶金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光谱吸收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吸收光谱技术可以实现高温气体温度浓度的二维分布重建。但其计算效率过低,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场反演计算。针对于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吸收的温度场和浓度场重建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首先对浓度场的计算提出了线性化方案,将原系统半线性化,从而弱化了原系统的非线性;其次对待测温度场、浓度场提出了交替迭代方案,每一步迭代降低一半的未知变量个数;最后用优化技术引入惩罚项来克服重建过程的病态性,在每一步迭代时能自动调整正则化参数,保证了迭代解收敛于精确解。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在保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显著的缩短计算时间,适用于大规模的场反演计算。
李可周宾贾金柱杜煜陆勇程禾尧王式民王浩
关键词:吸收光谱多光谱温度场重建
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炭层的光谱学分析及结焦机理研究
2019年
以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炭层块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对结焦炭层的元素组成,以及各结焦炭层的矿物组成、组成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从结焦炭层块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的各结焦炭层的差异性,揭示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机理。结果表明焦炉上升管内粉尘中Fe,S和Cr极易催化荒煤气中蒽、萘等稠环芳烃化合物成炭,在焦炉上升管内壁形成炭颗粒沉积,为焦油凝结挂壁提供载体,在荒煤气温度降至结焦温度时易结焦积碳。结焦炭层均含有芳香层结构,随着结焦炭层从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各结焦炭层的面层间距(d002)逐渐降低、层片直径(La)先降低后增加、层片堆砌高度(Lc)和芳香层数(N)先稳定后增加。结焦炭层石墨化过程是由结焦炭层内表面向外表面进行,主要包括其片层外缘的羧基和部分C—O结构的降解剥离,从而形成高度规整的共轭结构。结焦炭层块中C元素是以结晶碳与无定型碳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以上研究为解决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及腐蚀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有效回收焦炉荒煤气显热,降低焦化企业能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王浩王浩金保昇王晓佳余波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烧结烟气采用湿法脱硫烟气再热问题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烧结烟气经湿法脱硫处理后净烟气温度为45~55℃,净烟气中含有微量机械水和饱和水蒸气,净烟气直接送入烟囱排放,由于烟温较低烟气抬升高度有限,影响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净化,造成附近地区污染物聚集;净烟气经过烟囱散热,饱和水蒸气迅速凝结,形成大量烟羽(白雾)现象,造成视觉污染。本文通过利用烟气饱和温度-含湿量曲线分析,得出环境温度越低、含湿量越大、饱和烟气初始温度越高,净烟气加热温差越大;通过分析净烟气再热技术并指出各种再热技术的优缺点,为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净烟气再热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余波王浩杨春根程寒飞詹茂华
关键词:烧结烟气湿法脱硫烟羽
纯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优特钢加热炉上的应用
2016年
介绍了将燃纯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优特钢加热炉上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实例,实践表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加热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戴红王浩杨茂平
关键词: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加热炉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空气分级对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应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燃烧器不仅使燃烧室内具有较高的温度水平,温度场均匀,燃烧效率高,而且NOX的生成量也较低,可以达到节约燃料和降低污染物的综合效果。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分级燃烧的二次空气配比对燃烧室内的NOX排放有较大影响。当一次空气占40%左右时,NOX排放最少。
王浩邹琳江
关键词:高温低氧空气分级燃烧NOX排放数值模拟
新型连铸电磁制动结晶器内磁场与流场的数值模拟
电磁制动技术作为高拉速连铸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控制连铸结晶器内水口出流的流动行为,抑制钢液对结晶器窄面的冲击,防止漏钢,同时,减小钢液的冲击深度,有利于夹杂物上浮,提高铸坯质量。该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如何进一步...
王浩
关键词:连铸结晶器电磁制动流场磁场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蓄热式加热炉热平衡计算及节能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介绍了蓄热式加热炉热平衡计算的方法,并运用工程实例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蓄热式加热炉的节能技术进行讨论,指出了影响蓄热式加热炉节能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技术方向。
周韡王浩朱宗铭韩洪涛吴荣祥
关键词:蓄热式加热炉热平衡计算节能技术
基于剩余幅度调制技术对强吸收下气体体积分数的测量研究
2018年
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中,可利用剩余幅度调制信号实现对气体参数的免标定测量。然而现有RAM方法均需做弱吸收假设和简化,同时引入复杂的修正函数以提取完整的透射率信号用于气体浓度反演。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吸光度和调制系数下的傅里叶光谱吸收模型,提出了直接对背景信号归一化的一次谐波Y分量进行拟合的免标定算法,减少了重建吸光度引入修正函数的过程。使用CH4为目标气体进行实验,体积分数计算的相对误差小于2%,标准偏差均小于4×10-2%,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程禾尧王一红张辉周宾王浩汪步斌熊涌泉
关键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弱吸收透射率吸光度
板坯结晶器内钢液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重点研究了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拉速等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改善钢液流动状态的目的,但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实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对液面波动和对窄面冲击强度的控制。
何光飚王浩
关键词:连铸结晶器流场
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特征信号自动检测方法被引量:10
2005年
首先对原始脑电信号(EEG)进行小波分解来进行滤波。然后利用双正交样条小波对EEG进行二进小波变换,进而求出小波模极大值,最后通过一系列策略匹配出相应的模极大值对来确定出特征信号的起止点,从而达到自动检测脑电特征信号的目的。
王浩刘冲王宏
关键词:信号检测脑电小波变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