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丁基
  • 1篇形貌
  • 1篇氧化亚铜
  • 1篇乙烯
  • 1篇色谱
  • 1篇生物降解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模拟物
  • 1篇柠檬酸钠
  • 1篇葡萄糖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迁移量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酮
  • 1篇相色谱
  • 1篇模拟物
  • 1篇聚乙烯
  • 1篇聚乙烯吡咯烷...

机构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洁
  • 1篇吕德义
  • 1篇钱欣
  • 1篇刘宗健
  • 1篇周密
  • 1篇杨宇婷
  • 1篇熊平

传媒

  • 1篇塑料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物降解聚乳酸薄膜中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PLA薄膜中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BXA)增塑剂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情况,通过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重现性好、定量准确可靠的特点。回收率为61.2%到113.6%,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PLA膜中增塑剂BXA在蒸馏水、3%乙酸、15%乙醇、异辛烷等4种模拟食品介质中的迁移量分别为0.057、0.143、0.215、1.938 mg/dm2,均低于欧盟指令规定的3 mg/dm2的卫生标准。
熊平张洁周密钱欣
关键词:气相色谱食品模拟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对葡萄糖还原法制备Cu_2O颗粒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葡萄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制备Cu2O颗粒,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为表征手段,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柠檬酸钠的加入量对Cu2O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VP量可调控Cu2O的形貌与大小,即随着PVP量的增加,Cu2O颗粒由边长约为500nm的立方体变为大小约为1μm的切角八面体再演变为大小约为2μm的八面体。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没有柠檬酸钠存在的情况下,产物是由Cu2O小纳米晶自组装而成的、大小不均的球形颗粒;柠檬酸钠的加入有助于Cu2O晶体的生长,随着柠檬酸钠加入量的增加,球形Cu2O颗粒逐渐变为大小均一的晶体。
杨宇婷张洁刘宗健吕德义
关键词:氧化亚铜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