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围绝经
  • 4篇围绝经期
  • 4篇经期
  • 4篇绝经
  • 4篇绝经期
  • 3篇用药规律
  • 2篇院士
  • 2篇数据挖掘
  • 2篇汤剂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汤剂
  • 2篇中药汤剂治疗
  • 2篇综合征
  • 2篇围绝经期综合...
  • 2篇绝经期综合征
  • 1篇代谢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多糖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6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十堰市中医医...

作者

  • 6篇陈佳
  • 5篇赵林华
  • 4篇张伟
  • 1篇安方玉
  • 1篇刘永琦
  • 1篇李能莲
  • 1篇骆亚莉
  • 1篇张艳辉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汤剂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分析及量效关系
2023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药汤剂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核心组方及其量效关系。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录的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用药规律和核心组方。结果:纳入处方27首,涉及中药105味。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柴胡、茯苓、白芍等中药37味,功效多为补虚药;药性统计气味、归经以寒性、温性、甘味、心经、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甘草、柴胡、茯苓、白芍等为核心的组方。量效分析显示柴胡、甘草、牡蛎、淫羊藿4味药作为主药的剂量与非主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白芍与当归,生地黄与甘草,龙骨与柴胡等的剂量之间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焦虑抑郁主要治法为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治疗首选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等药物。
陈佳周丹妮康梦娇张伟赵林华
关键词:中药汤剂数据挖掘
当归多糖及小分子提取物对TGF-β1诱导的HELF表达α-SMA、CTGF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及小分子提取物对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增殖及α-SMA、CTGF影响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纤维化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2.5μg/ml当归多糖组、25μg/ml当归多糖组、50μg/ml当归多糖组、25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5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10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结合形态观察,检测细胞增殖、羟脯氨酸、MMP-9、TIMP-1含量及α-SMA、CT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细胞吸光度值、羟脯氨酸、MMP-9、TIMP-1含量、CTGF、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25μg/ml当归多糖组、5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细胞吸光度值、羟脯氨酸含量、CTGF、α-SMA蛋白表达均降低,5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MMP-9含量下降,25μg/ml当归多糖组、5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TIMP-1含量均增高。形态学观察,模型组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生长旺盛。25μg/ml当归多糖组、50μg/ml当归小分子提取物组细胞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结论:当归多糖及小分子提取物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ELF增殖,减少羟脯氨酸的合成,其作用可能与下调α-SMA、CTGF表达,调节维持MMP-9/TIMP-1之间的平衡有关。
骆亚莉安方玉李能莲刘永琦李程豪张艳辉陈佳
关键词:当归多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仝小林院士治疗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分析并挖掘仝小林院士治疗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门诊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信息,对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368例病例,涉及中药267味,45味高频中药,46条关联药对,9条聚类。结论仝小林院士在诊治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过程中,将女性围绝经期的病理生理特点与2型糖尿病病机进行结合,调态基础上重视专药打靶,兼顾疾病发展的全程,选方用药特点可总结为“药少、力专、量精、效好”,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卫若楠万砺张湘苑张棋琪周凌胡诗宛沈梦菲陈佳赵林华张伟
关键词: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为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机制,寻求防治措施,需要建立与人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相类似的动物模型,进一步为药物研究、新药开发、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该文通过主题词及关键词"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期""绝经综合征""动物"在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 4个数据库检索,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动物的选择及对应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梳理。共确定了673项研究,其中61项被纳入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以去势模型最为常见,免疫缺陷模型较为少用。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心理压力剧增,围绝经期综合征呈高发的态势。因此,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尤为重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周期、实验技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型动物和造模方法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实验成功的关键。
周丹妮卫若楠康梦娇陈佳赵林华张伟
关键词: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期动物模型
仝小林院士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经验撷菁被引量:12
2021年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仝小林院士从事代谢病研究多年,认为“土壅木郁,肝脾失和”为MAFLD发生的核心病机,临床辨治,首当审证求因,从健脾胃、调情志等角度截断病情发展进程,并重视早期治络,以“先安未受邪之地”;亦应在分清虚、实,明辨病期基础上,基于整体思维进行系统调态,以改善机体内环境;还需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从降肝酶、退黄疸、消肝脂、调代谢等角度改善指标异常,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
陈佳赵林华黄一珊张博荀
中药汤剂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探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中药汤剂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MPS)的用药规律及核心组方治疗MP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搜集众医家治疗MPS的基础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组方。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核心组方治疗MPS的作用机制,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收集方剂704首,涉及中药235味,对所涉方剂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等分析后筛选出核心组方(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柴胡-白芍-当归)。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核心组方共72个活性成分,97个核心靶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核心组方治疗女性MPS可能与促乳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显示,雌激素受体Alpha基因(ESR1)与羟基芫花素等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中药汤剂治疗MPS以滋阴疏肝为主要治则,核心组方的挖掘为中医药治疗MPS标准化、国际化提供些许思路。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为核心组方治疗MPS提供了理论依据。
卫若楠张伟周谷城康梦娇周丹妮陈佳陈佳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汤剂分子对接用药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