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金花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细胞
  • 5篇肝细胞
  • 4篇术后
  • 4篇主动脉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极化
  • 4篇夹层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分化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机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3篇卫金花
  • 6篇曲强
  • 5篇何小东
  • 3篇刘卫
  • 3篇张海涛
  • 3篇陈祖君
  • 2篇楚军民
  • 2篇潘世伟
  • 2篇裴锋博
  • 2篇郑哲
  • 2篇常谦
  • 2篇赵磊
  • 2篇洪涛
  • 2篇凤玮
  • 2篇杨阳
  • 1篇张燕搏
  • 1篇刘莉莉
  • 1篇杨阳

传媒

  • 2篇生命科学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术后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支架象鼻技术进行主动脉修复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连续收治的641例采用支架象鼻技术进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脊髓是否发生损伤分为脊髓损伤组和非脊髓损伤组。接受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8±10.1)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6.5±4.1)kg/m2,男性78.9%,女性21.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探讨术前和术中因素及术后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脊髓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队列研究中,18例患者出现术后脊髓损伤。非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46.7±10.1)岁和(51.7±10.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和背痛是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该队列中的发生率分别为84.9%和45.7%。脊髓损伤组术前发生休克或低血压的比例(11.1%),明显高于脊髓非损伤组(1.8%)。左肾动脉在脊髓损伤组受累及的比例更高(72.2%vs.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血管分支累及在两组中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后,休克或低血压(OR=6.356,95%CI:1.006~40.169)和左肾动脉受累(OR=3.455,95%CI:1.132~10.541)为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术后发生脊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全弓置换及象鼻支架进行主动脉修复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休克或低血压,左肾动脉受累,针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应采用适当的脊髓保护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曲开勇卫金花李露露张艺馨张海涛张燕搏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脊髓损伤
胆囊结石临床症状进展的危险因素研究
曲强卫金花何小东刘卫洪涛杨阳
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单纯行CABG患者信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基础疾病,术前超声射血分数(EF)值和术前血肌酐水平。终点指标为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谵妄发生率。结果共60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体外循环组495例,非体外循环组1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术前最后一次EF值、术前血肌酐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平均搭桥个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体外循环组平均转机时间(123.7±46.8)min,主动脉阻断(89.9±33.6)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ICU停留时间体外循环组高于非体外组[(3.0±1.8)d比(2.5±1.7)d,t=2.603,P=0.009]。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体外循环组105例患者发生谵妄(21.2%),非体外循环组14例发生术后谵妄(12.5%)。基于倾向性评分的逆概率加权回归分析提示OR值为2.402(95%CI:1.337~4.317),P=0.004。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降低术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裴锋博卫金花程兆晶凤玮潘世伟陈祖君郑哲
关键词: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谵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现状与前景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来改善肝功能、桥接肝脏器官移植的治疗方法具有许多优势。目前已有实验研究和小规模临床实践运用这一方法,但是其临床疗效尚需评估,同时治疗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就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及应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赵磊曲强卫金花何小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肝病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中重度急性肾损伤、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AKI)、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发病距就诊时间<14 d且资料完整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4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标准进行AKI的诊断和分期,AKI 2或3期为中重度AKI,未发生AKI及AKI 1期为非中重度AK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及AKI的严重程度分为非中重度AKI组(n=186)和中重度AKI组(n=10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中重度AKI、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AKI 1期、AKI 2期、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2.2%(124/294)、15.3%(45/294)、21.4%(63/294),总AKI发生率为79.3%(232/294)。需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比例为9.2%(27/294)。出院时透析依赖的患者比例为3.1%(9/294),院内死亡率为3.7%(11/294)。与非中重度AKI组相比,中重度AKI组合并高血压(79.6%vs.88.9%,P=0.040)、术前肾灌注减低的患者比例(7.0%vs.24.1%,P<0.001)均较高,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61.6±34.0)min vs.(192.2±61.1)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4±22.1)minvs.(104.3±29.5)min,P<0.001]均更长,术中超滤量更多[4000(3000,5000)mlvs.5000(4000,6262)m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灌注减低(OR=4.95,95%Cl:1.97~12.26,P<0.00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1,95%Cl:1.00~1.02,P=0.016)为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2,95%Cl:1.01~1.03,P=0.007)和中重度AKI(OR=10.49,95%Cl:1.22~90.62,P=0.033)是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肾灌注减低、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时间延长和中�
程兆晶卫金花陈祖君刘莉莉蔡建芳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引起胆囊收缩的最主要的激素,CCK通过作用于胆囊收缩素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CCK-R)影响胆囊动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胆囊动力减弱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对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对胆囊动力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杨阳曲强卫金花刘卫洪涛何小东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受体胆囊动力胆囊结石形成
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极化分子的表达与调节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极化标志分子在体外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应用溴甲酚绿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观察肝细胞极化标志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清道夫受体B1(SR-B1)和钠-牛磺胆酸共同转运多肽(NTCP)在诱导分化过程中mRNA水平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RP2和SR-B1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结果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分化表达白蛋白;MRP2、SR-B1和NTCP mRNA随着肝细胞分化成熟呈时间依赖性升高;熊去氧胆酸(UDCA)上调上述mRNA的表达。MRP2和SR-B1在肝细胞膜上呈特征性分区分布。结论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极化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肝细胞体外分化可以作为研究肝细胞极化形成和调节机制的良好模型。
赵磊曲强卫金花何小东
关键词:肝细胞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CABG)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外科SICU2020年1月至12月行单纯行体外循环CABG的患者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基础疾病、术前超声射血分数(EF)值、术前血肌酐值,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共49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夜间拔管组54例,对照组441例。夜间拔管组患者年龄[(56.5±8.8)岁比(61.3±8.1)岁]、体外循环时间[(103.2±33.5)min比(126.2±47.2)min]、阻断时间[(75.0±28.3)min比(91.7±33.7)min]及呼吸机使用时间[(12.5±5.0)min比(18.6±12.9)min]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拔管组20例发生术后谵妄(37.0%),而对照组85例发生谵妄(20.5%),χ^(2)=9.082,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夜间拔管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55,95%CI 2.118~8.151,P=0.001)。结论夜间拔管增加CABG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裴锋博卫金花程兆晶凤玮潘世伟陈祖君郑哲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睡眠障碍谵妄
肝细胞极化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在肝脏疾病时的病理表现
2011年
肝细胞极化的形成和维持是肝细胞发挥正常功能的保证。与简单极化上皮细胞不同,肝细胞在肝脏血管与胆小管间形成多个极化膜面,并由紧密连接分隔。极化肝细胞膜及细胞内骨架结构与功能复杂并有序,其分子组成及物质转运机制近年来已被逐渐认识。由于肝细胞极化与肝脏生理功能及多种肝脏疾病时的病理改变有着密切关系,该文就目前肝细胞极化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此领域研究发展方向。
卫金花曲强
关键词:肝细胞极化转运肝病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缺血性损伤的病例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缺血性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e,SCI)的病例资料,探讨围手术期发生SCI的病例特征,为SCI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30例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脊髓缺血损伤19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分为两组,13例单纯SCI患者(单纯组)和6例合并两种或多种并发症患者(复合组)。分析比较每组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术中情况、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SCI发生率为5.79%。单纯组中5例患者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夹层累及,而复合组全部6例均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累(PO.05)。两组患者胸段肋间动脉均严重受累,发自假腔肋间动脉平均为15.77±2.51支和15.5±4.82支,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单纯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低于复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复合组(P
楚军民卫金花张海涛常谦
关键词:脊髓缺血性损伤左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脑脊液引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