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作品数:13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CEA、CA72-4、CA19-9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PGⅡ比值(PGⅠ/PGⅡ,PGR)水平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17例,根据胃癌病情进展及临床病理分期分为早期胃癌组(n=63)和进展期胃癌组(n=54)及Ⅰ~Ⅱ期组(n=67)和Ⅲ~Ⅳ期组(n=50)。另选择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CEA、CA72-4及CA19-9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GⅠ、PGⅡ及PGR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A、CA72-4、CA19-9、PGⅠ、PGⅡ及PGR水平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CEA、CA72-4及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而血清PGⅠ及PGR水平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均P<0.001)。进展期胃癌组血清CEA[(44.56±13.75)ng/mL比(25.70±7.42)ng/mL]、CA72-4[(57.30±15.73)U/mL比(28.72±6.84)U/mL]及CA199[(69.72±20.35)U/mL比(37.50±11.46)U/mL]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均P<0.001),而血清PGⅠ[(29.36±7.82)ng/mL比(62.64±15.70)ng/mL]及PGR[(1.83±1.04)比(3.60±1.45)]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胃癌组(均P<0.001)。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CEA[(47.13±14.16)ng/mL比(24.26±7.50)ng/mL]、CA72-4[(60.24±16.30)U/mL比(27.35±6.73)U/mL]及CA19-9[(73.80±21.52)U/mL比(35.36±11.74)U/mL]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均P<0.001),而血清PGⅠ[(27.40±7.45)ng/mL比(65.18±16.36)ng/mL]及PGR[(1.48±0.96)比(3.95±1.60)]水平均明显低于Ⅰ~Ⅱ期(均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CEA、CA72-4、CA19-9、PGⅠ及PGR水平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36 ng/mL、20.70 U/mL、28.40 U/mL、85.30 ng/mL、5.25,CA72-4+PGⅠ+PGR诊断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0.948,95%CI:0.887~0.995)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6.5%和90.4%。结论: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升高和PGⅠ、PGR水平降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CA 刘旭初 谭世运 梁彬 陈丽君 陈娟关键词:糖类抗原72-4 糖链抗原19-9 胃蛋白酶原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紫杉醇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奈达铂治疗,观察组患者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注射用奈达铂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6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能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丽君 覃世运 刘旭初 陈钟勇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紫杉醇 奈达铂 晚期 头颈部鳞癌 lncRNA SNHG20表达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lncRNA SNHG20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活检癌组织,另选取同期本院病理库留存的正常乳腺组织119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放疗敏感性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SNHG2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辅助化疗有关(P均<0.05)。lncRNA SNHG20高表达组患者放疗后缓解率显著低于lncRNA SNHG20低表达组患者(P<0.05)。lncRNA SNHG20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lncRNA SNHG20低表达组(P<0.05)。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SNHG20高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ncRNA SNHG20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标志物,为提高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文兰香 覃世运 陈丽君关键词:乳腺癌 放疗敏感性 食管鳞癌组织中LncRNA SNHG7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仁小RNA宿主基因7(LncRNA SNHG7)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52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SNHG7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肿瘤组织LncRNA SNHG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SNHG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LncRNA SNHG7高表达者术后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SNHG7低表达者(P<0.05);LncRNA SNHG7表达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SNHG7在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术后不良预后的生物指标。 刘旭初 覃世运 陈丽君 王文尖 林敬明关键词:食管鳞癌 预后 短程放疗与长程放疗治疗转移性脊髓压迫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短程放疗(short-term radiotherapy,STRT)与长程放疗(long-term radiotherapy,LTRT)对转移性脊髓压迫(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患者运动功能、6个月局部控制率和6个月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万方、知网、维普、Pubmed、Highwire、Springer、EBSCO等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MSCC患者行STRT和LTRT治疗预后的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STRT和LTRT放疗后运动功能改善率(RR=0.99,95%CI=0.46~1.77,P>0.05)、运动功能稳定率(RR=0.94,95%CI=0.78~1.13,P>0.05)、运动功能进展率(RR=0.58,95%CI=0.16~2.09,P>0.05)、6个月局部控制率(RR=0.94,95%CI=0.83~1.05,P>0.05)和6个月生存率(RR=1.36,95%CI=0.83~2.25,P>0.0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STRT和LTRT两种放疗方案对MSCC患者短期生存率、局部控制和运动功能方面的影响,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陈丽君 覃世运 文兰香关键词:转移性肿瘤 脊髓压迫 放疗 疗程 META分析 KRAS基因突变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KRAS基因状态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5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97例患者中共检出KRAS基因突变患者34例(35.05%),其中检出12号密码子突变患者21例(61.76%),13号密码子突变患者13例(38.24%)。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肝硬化、肝内转移、肿瘤数目均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0.035、3.965、6.593,P值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KRAS突变型(χ2值分别为4.465、4.280,P值均<0.05)。Cox分析结果显示,KRAS基因状态、肝内转移、肿瘤数目、BCLC分期进入回归模型为影响患者总体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在肝癌患者中较为常见,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TACE术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患者临床预后监测的潜在指标。 刘旭初 覃世运 陈丽君 陈娟 尤晓光关键词:肝肿瘤 预后 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线治疗失败的肺癌Ⅳ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单药75 mg/m 2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3 w后重复治疗1次;观察组采用甲硫酸阿帕替尼片425 mg口服,1次/d,3 w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耐受的毒副反应,可酌情停药或调整剂量。观察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水平,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影响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YE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Kaplan-Meier法显示,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解剖学部位、ECOG评分、化疗、组织分化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可作为影响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肺癌晚期患者可获得一定临床受益,且不良反应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可靠性高,耐受性良好。 陈丽君 罗琼 王文尖 文兰香关键词:晚期肺癌 槲皮素调控AMPK/mTOR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其租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槲皮素低、中、高各剂量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1以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槲皮素低、中、高各剂量组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升高,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MDC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中仅有少量细胞含有高亮点状荧光,作用48 h后槲皮素低、中、高各剂量组A549细胞中含高亮点状荧光的自噬泡依次增多;作用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槲皮素低、中、高各剂量组A549细胞中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p-AMPK/AMPK蛋白水平依次升高(P<0.05),p-mTOR/mTOR、p-S6K/S6K蛋白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槲皮素组相比,槲皮素+AMPK抑制剂组A549细胞中高亮点状荧光的自噬泡减少,p-AMPK/AMPK、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mTOR/mTOR、p-S6K/S6K表达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AMPK/mTOR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自噬。 文兰香 覃世运 陈丽君关键词:槲皮素 肺癌 自噬 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治疗NSCLC对患者凝血功能CYFRA21-1 CA199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患者凝血功能、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104例晚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将NSCLC分为两组,GP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54例,DP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0例。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化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CYFRA21-1、CA199水平以及毒副反应。结果:GP组和DP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3.33%和7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IB在治疗前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治疗方法的交互作用对TT、PLT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TT、PLT治疗前后差值大于DP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CYFRA21-1、CA199在治疗前后有差别(P<0.05),但在不同治疗方法之间无差别,且治疗方法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Ⅰ~Ⅳ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DP组,Ⅰ~Ⅳ级白细胞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DP组,Ⅰ~Ⅳ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毒副反应大多为Ⅰ~Ⅱ度,基本可自行缓解,而Ⅲ~Ⅳ级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结论:GP与DP化疗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当,对CYFRA21-1、CA199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但GP化疗方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效果较DP化疗方案显著,且GP化疗方案毒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为主,DP化疗方案以白细胞减少为主。 陈丽君 覃世运 刘旭初 陈钟勇关键词: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顺铂 三种microRN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528例,根据胃癌的诊断标准分为胃癌组( n =116)和非胃癌组( n =412)。胃癌患者分为早期胃癌组( n =44)和进展期胃癌组( n =72),淋巴结转移组( n =68)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n =48),另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表达水平,分析其对胃癌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miR-16与miR-93、miR-196b相关性。结果:胃癌组血清miR-16(19.24±6.82 vs 6.12±1.35和5.96±1.24)、miR-93(5.06±0.83 vs 0.90±0.15和0.78±0.12)及miR-196b(3.85±0.64 vs 0.41±0.07和0.36±0.0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胃癌组和对照组(均 P <0.05)。进展期胃癌组血清miR-16(24.70±9.16 vs 13.38±4.50)、miR-93(7.85±1.40 vs 3.12±0.63)及miR-196b(5.30±0.77 vs 2.38±0.3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均 P <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miR-16(26.28±8.50 vs 12.14±4.20)、miR-93(8.16±1.54 vs 2.85±0.60)及miR-196b(5.75±0.93 vs 2.14±0.3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 P <0.05)。ROC曲线显示,miR-16、miR-93及miR-196b诊断胃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83、2.85、2.14,三项联合诊断胃癌的AUC(95%CI)为0.928(0.873~0.984),其敏感度(91.5%)和特异度(84.2%)较好;miR-16、miR-93及miR-196b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50、6.80、4.36,三项联合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AUC(95%CI)为0.960(0.905~0.997),其敏感度(94.0%)和特异度(87.5%)较好。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16与miR-93、miR-196b均呈正相关( r =0.764、0.835, P <0.01)。结论: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明显上调,且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三项联合对胃癌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王文尖 罗琼 覃世运 陈丽君 马艳华关键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