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底物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制品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失效模式与效...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心肌

机构

  • 4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李强
  • 2篇张美玲
  • 1篇滕腾
  • 1篇韩冰
  • 1篇夏仲尼
  • 1篇孙云峰
  • 1篇王晓栋
  • 1篇孙萍萍
  • 1篇王晖
  • 1篇应茵
  • 1篇蒋程
  • 1篇何程程
  • 1篇杨文娟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的参麦注射剂不良反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算法分析参麦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ADR)关键影响因素。方法监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剂后的临床表现,提取患者个体信息和临床用药信息,构建多变量数据矩阵。建立PLS-DA模型,通过构建得分图比较发生ADR和未发生ADR患者的整体差异,构建载荷图筛选ADR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当患者同时具有外伤手术史、药物过敏史、低体质量、高龄等特点时,ADR发生的风险增高;使用葡萄糖注射剂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作溶媒且溶媒体积较大时,ADR发生的风险降低。结论本研究证明了PLS-DA算法在参麦注射剂ADR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中的有效性,可为中药注射剂ADR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蒋程丁静孙云峰何程程李强张美玲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心肌底物能量代谢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是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最终会发展为心力衰竭。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受损、心脏能量代谢紊乱,葡萄糖代谢降低,脂肪酸代谢增强以维持腺苷三磷酸产生。本文从脂肪酸代谢、心肌葡萄糖摄入、酮体代谢等方面,对心肌底物能量代谢在DCM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葛淑瑜杨文娟孙萍萍李强应茵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能量代谢
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的参附注射液干预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参附注射液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挖掘参附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利用SIB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靶标,进而得到参附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潜在治疗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与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的“成分-靶标”网络中的核心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利用Cluego和David6.8v数据库分别对药物和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来自参附注射液中红参和附片中22个有效成分通过干预114个靶点、85条通路发挥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AKT1、VEGFA、HSP90AA1、MAPK1、PIK3CA等可能是参附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靶点。结论参附注射液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壁细胞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血管稳态等药理作用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王晓栋李强滕腾陆姿赢严金方宇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分子对接深静脉血栓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血液制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血液制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评估院内血液制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院内流通环节中易发生失效的原因,进行风险评估、决策树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整改,以预防失效模式的再次发生,比较实施前后血液制品院内冷链管理的断链点、断链时长、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等。结果应用HFMEA后影响血液制品安全性的断链点、断链时长、RPN值均有下降,其中断链点大幅减少,断链时长从1.5个小时降低到0,RPN值从369到45,下降88%。结论通过HFMEA的运用可以预见血液制品院内管理中的失效环节,切实改善血液制品院内冷链管理。
张美玲王晖韩冰夏仲尼李强李星辰
关键词:血液制品冷链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