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微生物碳源代谢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 韦安培丁文超胡恒宇隋业伟刘少梅陈子明李静
-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土壤性状小麦
- 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油藏的开采大量残余原油留存地下,通过微生物作用使残余原油(石油烃)降解产甲烷已成为油藏深度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油藏微生物由诸多菌群组成,这些菌群协同作用实现石油烃的厌氧降解。为进一步提高石油烃的降解效率,总结了降解石油烃的厌氧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特性,并对微生物厌氧降解石油烃产甲烷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比较。
- 胡恒宇韦安培刘少梅李静赵东风
- 关键词:石油烃厌氧降解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