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娟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生理
  • 1篇突触
  • 1篇突触传递
  • 1篇前庭
  • 1篇前庭内侧核
  • 1篇小脑
  • 1篇脑片
  • 1篇活性
  • 1篇活性评价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周荣超
  • 1篇朱云
  • 1篇张秀娟
  • 1篇胡娟娟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荧光探针逆行标记投射至小脑的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及其活性评价
2017年
目的 探索甄别投射至小脑的前庭内侧核(MVN)神经元的方法,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在体荧光探针逆行标记投射至小脑的MVN神经元,应用中性红染色鉴定细胞存活时间,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其基础电生理特性,并与未经探针标记的MVN神经元进行比较.结果 投射至小脑的MVN神经元(CPMVNs)与未经探针标记的SD大鼠MVNs在离体1、2、3、4、5h的条件下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发性放电频率及膜电位的电生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神经元单突触激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幅值分别为(267.100±7.563)pA(n=18)和(266.900±6.730)pA(n=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2);两组神经元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幅值及频率分别为(19.320±1.768)pA及(2.936±0.512)Hz(n=21),(18.360±1.700)pA及(2.871±0.454)Hz(n=27),两组sIPSCs在电流幅值(P=0.207)及频率(P=0.75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在体荧光探针逆行标记技术甄别活性良好的CPMVNs,可为进一步研究前庭小脑通路上突触信号传导机制提供特异性实验对象.
周荣超胡娟娟张秀娟朱云
关键词:前庭内侧核电生理脑片突触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