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洁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长短周期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经济韧性是指城市与区域在遭受冲击时,快速吸收、恢复并保持经济正常运行的能力,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从冲击周期出发,将区域经济韧性划分为长周期经济韧性和短周期经济韧性,分别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短周期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从时序演变特征、空间演变格局两方面分析其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长短周期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短周期经济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随冲击类型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不同,其中政府治理能力对经济韧性具有持久正向促进作用;(3)长周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创新能力、劳动力状况始终是影响经济韧性的核心要素,经济发展基础、外贸情况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等因素对区域经济韧性也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以期为把握经济韧性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彭翀陈梦雨王强张梦洁张梦洁
-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与区域规划
-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景观生态补偿设计——基于城乡统筹视角
-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经济、社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踏上了快速发展的路程。然而,农村过快的发展不仅割裂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破坏了农村地区原有的景观,导致耕...
- 张梦洁
-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统筹
- 文献传递
-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由成长实力、成长潜力、成长基础、成长环境四方面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评估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综合成长能力水平。以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十"字轴带型空间发展态势,并进一步解析三个次区域的空间发展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成长能力提升策略。
- 张梦洁杨满场彭翀
-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
- 城乡规划硕士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研究生分类化培养和特色化教育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本文剖析了入口、出口、个人导向下国家培养政策调整、用人单位职业能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对于硕士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需求,并在诠释了地...
- 彭翀张梦洁黄亚平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 景区、景观与地域文化——以湖北蔡甸后官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
- 本文意在探讨作为历史的积淀延续的地域文化在凸显景区环境特色,把握景区形象定位和提升景区文化品位的作用与意义,意在总结在对地域文化要素的整合、提炼的前提下展开景区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笔者以湖北蔡甸后官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
- 张梦洁
-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区规划
- 文献传递
- 基于Nvivo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文本分析
-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重要的空间治理政策工具,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更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体系中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所以应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把握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基于各省发布的省级国空规划公示稿,采用内容分析法,使用Nviv...
- 伍岳张梦洁彭翀
- 关键词:政策文本分析
- 宜居尺度下城市街区规划初探
- 宜居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即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安全、舒适、健康、便利的需求.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而当前以追逐大街区甚至超大街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土地的扩张模式,...
- 张梦洁
- 关键词:土地利用居住环境人本主义
- 文献传递
-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韧性的时空格局及其关联性研究
- 区域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以及两者的关联性研究是探索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的关键方面。经济韧性决定了区域消解危机的适应转变能力,社会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复兴和稳定发展的保障。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内的4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
- 张恩嘉张梦洁彭翀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 文献传递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湖北省小城镇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
- 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的海绵城市理念,从城市规划实施层面提出低影响开发模式下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提出雨洪管理应适合所处区域生态背景,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
- 张梦洁蔡洪李红
- 文献传递
- 基于POI数据的武汉市多类型商业中心识别与集聚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以武汉市251148条商业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等方法识别武汉市整体及多类型商业中心,分析各类中心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武汉市整体形成"区域—市—组团"商业中心体系,光谷、武广、中山大道为武汉市商业空间的3大核心区域;②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在空间上呈现分异性,特别是居民生活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③中心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具有"沿江、沿主干道"集聚分布的特征,外围拓展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围绕经济产业园区分布,远城区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围绕行政中心进行布局。最后,将上述研究结果与武汉市相关规划进行比较,总结商业中心的现状与规划在等级、数量、空间布局方面的差异与问题。
- 张梦洁张恩嘉单卓然
- 关键词:商业中心空间布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