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瑞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黏膜下
  • 2篇膜下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黏膜
  • 2篇口腔黏膜下纤...
  • 1篇胆固醇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周
  • 1篇牙周基础治疗
  • 1篇牙周炎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增生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牙龈纤...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许春姣
  • 5篇张文瑞
  • 4篇王苗苗
  • 3篇王宏峰
  • 3篇贺秀芳
  • 1篇田地
  • 1篇李冬梅

传媒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一家族三代1例被引量:2
2020年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以牙龈组织缓慢、渐进性增生为主要特征。本文对1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家族进行报道及文献回顾。
贺秀芳许春姣田地王苗苗张文瑞郭怡婷
关键词: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基因牙龈增生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CBCT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分析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时牙槽骨的变化。方法:收集GAgP患者10例,共155个牙930个位点,分别于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拍摄CBCT,并测量其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运用CBCT附带软件Invivo Dental分析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牙槽嵴顶平面灰度值(HU)及牙槽嵴顶高度(%)。结果:治疗后3、6个月时,所有患者的BI、PD、CA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牙槽嵴顶HU值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658±321、708±181、694±193,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增高(P<0.05);牙槽嵴顶高度(牙根长度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61.96±19.93)%、(64.68±19.60)%、(66.79±20.02)%,治疗后6个月相对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促进GAgP导致的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孙晓娟许春姣池毓坦李冬梅王宏峰王苗苗张文瑞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牙槽骨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检测血清微量元素(Fe、Mg、Cu、Zn)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中的表达,并分析年龄因素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OSF中期的门诊患者,检测其血清微量元素Fe、Mg、Cu、Zn含量,并按20~30岁、30~40岁、>40岁年龄组分组比较年龄因素对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OSF患者血清F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g、Cu、Zn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F各年龄组比较,血清Fe、Mg、Cu、Zn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组微量元素异常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F患者血清Fe含量偏高,提示临床治疗OSF的同时,需密切关注血清Fe浓度变化情况,并结合血液流变学及贫血形态学检测结果,为寻找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王宏峰许春姣何芳奇王苗苗贺秀芳张文瑞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血清微量元素生化检验
龙血素B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龙血素B(Loureirin B,LB)对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keratinocytes,HaCaT)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究LB是否促进创面愈合再上皮化过程。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LB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分析LB对HaCaT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5、10、25、50μg/mlL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5),10、25μg/mlL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划痕愈合及HaCaT细胞迁移(P<0.01)。结论:LB具有显著抑制HaCaT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提示LB可能抑制创面愈合再上皮化过程。
张文瑞许春姣郭怡婷孙煜梅
关键词:龙血素B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增殖创面愈合再上皮化
5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吸烟和血脂等潜在因素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在OS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7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OSF中期的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均无吸烟习惯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不同切变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检测血浆中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并按照患者吸烟情况以及甘油三酯、胆固醇值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57例OSF患者全血低、中、高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增高者分别有38例(66.7%)、33例(57.9%)、22例(38.6%)和38例(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虽无异常者,但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OSF各亚组分析中,吸烟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高于不抽烟组,胆固醇增高组全血中、高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高于胆固醇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F患者血液粘滞度偏高,抽烟和胆固醇含量可加剧患者血液高粘滞状态,提示戒烟和低脂饮食,并结合活血化瘀药物,对缓解OSF患者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王宏峰何芳奇许春姣贺秀芳王苗苗张文瑞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血液流变学胆固醇吸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