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曼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2篇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肌
  • 2篇射频
  • 2篇室性
  • 2篇起搏
  • 2篇起搏器
  • 2篇先心
  • 2篇先心病
  • 2篇房室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多糖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10篇杨曼
  • 8篇刘刚
  • 7篇郑明奇
  • 4篇吉立双
  • 2篇李敏
  • 1篇魏梅
  • 1篇胡振彦

传媒

  • 7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7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营养不良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术后随访1例
2018年
肌营养不良,又称肌炎,是一种遗传性的骨骼肌异常的疾病,有不同的程度,累及心肌可以造成心衰、传导阻滞、房性和(或)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1]。而且,心律失常的发生对遗传性肌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取决定性作用。症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但继发于肌炎后出现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的报道较少.
杨曼郑明奇刘刚杨清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起搏器
间隔部房室交界区解剖被引量:3
2018年
间隔部房室交界区主要包括Koch三角(内含房室结)、膜部室间隔、希氏束、左右束支等重要解剖结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传导系统的最重要解剖结构是:被分割成两部分的希氏束(包括希氏束的穿越部分和希氏束的分支部分)。房室交界区是心房与心室之间唯一的电通路,从组织学的角度上讲,它是指连接心房工作肌与希氏束之间的3种不同的特化组织:(1)心房肌和致密结之间的过渡细胞区;
杨曼郑明奇吉立双刘刚
关键词:房室旁道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新进展
2018年
目前,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包括以下几种术式:环肺静脉电隔离,环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联合线性消融、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和(或)基质标测消融、肾去交感化、碎裂电位(CFAEs)消融、转子标测消融、神经节消融等。
杨曼刘占超吉立双郑明奇刘刚李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
不同先心病术式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2017年
先心病患者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死亡率,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通常与术后的补片及患者异常的解剖情况、高龄和心脏扩大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对不同术式治疗先心病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杨曼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先心病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心电图在心肌淀粉样变性中的特点
2018年
心肌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疾病,已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检出率低,死亡率高。本文主要通过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心电图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旨在以这种无创性诊断工具对心肌淀粉样变性这种少见疾病进行早期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是由异常蛋白沉积在肌纤维间、乳头肌内、传导系统、瓣膜及房间隔等部位,引起心脏限制性充盈障碍为主要改变的少见疾病。
杨曼吉立双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淀粉样变性
特殊部位起源室性早搏射频消融1例
2018年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治疗,通常好发于右心室流出道,其次是左心室流出道,发生于主动脉-二尖瓣交界区域的室性心律失常较少。主动脉-二尖瓣交界区域(aortomitral continuity,AMC)是一个富含纤维组织的区域,可以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Ha6ssaguerre等[1]发现AMC区域的组织与房室交界区的组织一致.
杨曼吉立双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先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策略
2018年
先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的缺陷,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700~800例[1]。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先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减少,大多数患者都能活到成年[2]。能活到成年的有90%,成年的先心病是儿童先心病的2倍,成人先心病的预期寿命大大提高,多存在晚期并发症[3]。这主要是由于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这可能是导致年轻的成年人晚期死亡的一个原因[4]。
杨曼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先心病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Brugada综合征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以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特点,有高风险的发生心源性猝死,同时,很多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是无症状性的,一旦发展到有症状时通常会伴有晕厥和(或)心源性猝死伴随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因此,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并诊断出Brugada综合征的高危患者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Brugada综合征的家族史及基因学、
杨曼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
当归多糖通过上调VEGF抑制细胞凋亡被引量:14
2020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归多糖减轻糖尿病缺血再灌注(I/R)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糖尿病I/R大鼠模型,再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糖尿病I/R组(I/R)、I/R+10 mg/kg当归多糖组(I/R+ANG)、I/R+10 mg/kg当归多糖+15μg/kg阿柏西普组(I/R+ANG+AF);通过TTC染色法分析不同实验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差异;使用ELISA试剂盒分析当归多糖干预对I/R大鼠心肌酶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借助TUNEL/DAPI双重染色分析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当归多糖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蛋白表达的影响。TTC染色检测结果表明,与糖尿病I/R组相比,当归多糖可显著减少糖尿病I/R大鼠心肌梗塞面积(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当归多糖显著降低了糖尿病I/R组大鼠心肌酶--LDH和CK血清水平(p<0.05),并降低TNF-α(p<0.05)、IL-6 (p<0.05)水平,以及上调SOD活性(p<0.05)。TUNEL/DAPI双重染色镜检观察到当归多糖组的TUNEL阳性心肌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I/R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在糖尿病I/R大鼠中检测到p-eNOS蛋白表达下调;而与I/R相比,当归多糖显著减轻了I/R对p-e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I/R组和阿柏西普组相比,当归多糖处理组的Caspase-3活化水平较低(p<0.05)。而VEGF抑制剂--阿柏西普处理均明显减轻上述当归多糖在糖尿病I/R大鼠中的所有有益作用。当归多糖通过减轻糖尿病I/R大鼠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以及上调VEGFA表达和抑制Caspase-3活化来减弱糖尿病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在大鼠体内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刘永升魏梅宋春梅李敏杨曼曹泽龙刘刚郑明奇
关键词:当归多糖糖尿病性心肌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凋亡
神奇的可重复“3+1”现象——双腔起搏器的A-cap^(TM)confirm功能
2023年
本文报告1例因窦性停搏安装圣犹达起搏器后,动态心电图上出现连续可重复的心电图片段,可见3跳房室顺序起搏后恢复1跳基础起搏间期,即“3+1”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见17跳基础频率起搏后外加1跳心房测试脉冲下的失夺获起搏,即“17+1”现象。上述两种现象在1 d中每隔8 h又可重复出现。既往报道圣犹达心室自动化阈值管理功能,即自动夺获(Auto Capture)功能的文章较多,较少有心房自动化阈值管理(A-cap^(TM)confirm)功能的相关报道,而本文主要介绍A-cap^(TM)confirm功能在动态心电图中的体现。
杨曼胡振彦刘刚
关键词:窦性停搏动态心电图双腔起搏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